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八十四章:殿试

序走过,开始颁发策题。

打开卷子,贾环发现,今次考试,只有一道题目: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这句话选自先秦《商君书、更法》,意思是,治理国家不能只用一种办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商君书是商鞅所著(有存疑),商鞅是变法的先驱者。

皇帝出这一道策论的目的,已经十分明确了。

就是要让这三百多学子议一议,商鞅说的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我大夏是不是也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了?

导向性极强,基本是要让考生就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展开议论。

当然,你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说如今大夏的制度完美无缺,并不需要变革。只不过一旦不得君心,必然是无法取得好名次的。

贾环看了题目之后,心里便是一宽。果然被师傅料中了,他事先准备的文章,完全可以用的上。

贾环先在草稿纸上写下一行字来,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这句话出自北宋改革派领袖王安石,意思是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

在这个时代,宋朝少了一个第一才女李清照。竟然连王公王安石也不曾出现,贾环可以放心借鉴。

有了论点,下面的论据、论证,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当然,其实这都是贾环早就事先准备好的了。

这一篇文章,贾环从容不迫,写的自然是花团锦簇,鞭辟入里。

殿试只考一天,上午考试,傍晚交卷。如果要喝茶水或者要如厕,可以举手找来殿内小太监领路。

中午还管一顿饭,皇宫的饮食,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

到了傍晚,所有考生都交了卷子,然后被领着离开皇宫。

而他们的考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

到第二日,就由朝廷选出的八位重臣开始改卷。

这八个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各加“○”、“△”、“\”、“1”、“x”五种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

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

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