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卷 在朝鲜 第八十二章 最后一战(四)

上马而去,直奔聂士成顶在中央的禁卫军第三镇续备军营头而去。跟在徐一凡身后的戈什哈和骑兵们也纷纷下马。勒住缰绳不安的看着眼前一切。

战前的计划就是从两个方向,在西起辽河,北到大石桥,南不过牛庄的地方,和日军打一场决定性的会战。种种迹象也表明,日军的确是在这一区域展开了主力。谁知道才展开打了没几天,徐一凡就在这个晚上跟发了疯似的赶回来,说小鬼子要撤!

李云纵沉吟一下,不动声色的淡淡反问:“大帅,这是前线诸营头侦察出来的鬼子动向?行辕为什么没有得到军情汇报?”

徐一凡总不好说是自己做了场梦,突然就跳出这个念头。而且这个念头还不可遏制,膨胀得越来越大,让他骑在马上,都忍不住有些发颤!

这最后一战的胜负之机,也许就在这须臾之间!

他读史也算不少,大军统帅,总有一些说不出来的直觉。这都是因为大军统帅位置在最高处,种种情报,都在他那里汇总。政治军事,大军统帅都有全盘了解。这些念头往往都在统帅脑海中盘旋不去,下意识的就在反复分析,总结,推测。也许就在某个时候,推断出来的结果就以突然的方式突然跳出来,撕开眼前一切的战场迷雾,将所有因果和可能发生的变故,赤裸裸的展现在面前!

李云纵一向以标准军人自许,只是专注于战事。和战事相关的国内政局变化,他也从来不多过问。而徐一凡却并不一样,这场甲午,从穿越伊始,就在他脑海中念兹在兹,盘旋不去。战事起后,随着战局的变化,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推算,考虑,判断每一种变化,每一种可能。他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对这个时代的深刻了解,对双方统帅心态,意志,能力,决心的把握。这都是后世百年的研究成果,这样的优势,在这个时代,只有他一个人享有!

在这一刻,他无比相信他自己的直觉。

但是此刻,对于李云纵的发问,他也只有板着脸回答:“这是我自己的判断!不要问什么情报汇总,参谋想定了,都是老子一个人的决定!”

“没有这些支撑,如何能骤然改变大军动作?大帅想过没有,以轻兵袭远,做纵深追击,胜利的希望就系于日军是在突然改变部署,大幅度后撤的基础上。轻兵袭远可以扰乱他们,压迫他们,迫使他们的撤退变成溃败!但是如果这个基础不存在,那么这样的奔袭,只会在日军严整的防线上撞得头破血流!大帅,禁卫军乃此战基石,不可轻掷!”

“这是老子的禁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