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部 绿光往事 脱衣舞娘

在我快满六岁的时候,我们的家从北台湾的雨港搬迁到中部的山城,我的童年记忆因而一切为二,根据记忆画面的背景光影,我依稀可以判断某些旧事是六岁以后的事,而某些则是六岁之前的事。但六岁以前的记忆只有零码片段,破碎不成篇章,更没有编年记事可言了,我总是说不出那件事发生在前,那一件在后,也说不准那究竟是五岁、四岁、三岁、还是更早的事。这里就有一件我说不出那是五岁、四岁、或者三岁的启蒙经验,但既然场景是在每天蒙蒙轻雨的基隆港市,那就一定是六岁之前的事情无疑了。

先是街头上传来大消息,左邻右舍都在说刚刚以〈孤女的愿望〉唱红全台湾的陈芬兰,终于要来我们基隆登台了。陈芬兰那时候还只是个小女孩,我现在当然可以通过资料搜集的力量,考证出陈芬兰出版〈孤女的愿望〉的时间是一九五九年,当年她才九岁,同时也算出来那年我应该是三岁,但我总疑心那个时代的时间计算没那么精确讲究,从她出唱片到大街小巷唱红〈孤女的愿望〉,再等到她辗转来基隆登台,时间也有可能已经是一九六○年或者更晚,三岁的时间座标就不对了。总之,街头巷尾的三姑六婆们议论纷纷,都在商量要不要前往市区的戏台去看她演出呢?

很少在家的父亲竟然在这个时间出现了,还豪气干云地允诺带全家人去看陈芬兰的表演,这个大手笔一定让我和全家人都感到无比兴奋,不然我为什么能在近半个世纪之后还感觉得到这件事的分量呢?大日子终于来临,爸爸妈妈难得全副盛装,小孩子们也被打扮得漂亮体面,我们就浩浩荡荡乘车往市区出发了。但遇车则晕的我等不及来到市区,就大口呕吐在父亲的身上,弄得他一身西装狼狈不堪。这个意外似乎也没有败光全家人的兴致,我们还是吃了晚饭进了戏院,坐在二楼遥远的高处,欣赏着陈芬兰的演出。

这是我第一次进戏院,看到的是那个时代氛围特有的歌舞表演,陈芬兰自然是整场秀的主角,但这也不妨碍整场歌舞表演仍然有许多其他元素:像是贯彻全场的辩士口才、荤腥不忌的主持人,中央穿插的魔术杂耍和谐丑表演,香艷刺激的歌舞综艺,以及其他多名男女歌星的协力演出。

陈芬兰当晚的表演让全场如痴如醉,她仍然还只是一个小女孩的模样,一身白衣,楚楚可怜,当她用带有鼻音的哭腔唱出〈孤女的愿望〉时,你真的以为那就是她的真实身世,忘了那是一场舞台上的表演。而她的这首歌也只是她万千化身的一种,因为她还会继续演唱许多歌曲,每一首歌各有一种叙述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