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3章

车、排水渠、土窑,都是他研究完,领头建的。”

苏教授伸头看向傅杭,惊讶。

一个仅仅几十户的小村子,有一个赵柯,已经很令人吃惊,竟然还有这么出色的青年。

而且不止赵柯和这位年轻的傅知青,苏教授又看向林海洋以及工作间内其他的人。

他的出现,使得一些人的注意力转向他,但仍然能看出他们原本在做什么。

林海洋桌面上的书,苏教授没看错,是机械相关,笔记本上画着有轴承链轨的半成品。

其他人面前,或是摆着报纸、书……或是有蘸水的木棍……

也有没在学习的,但也没闲着。

有人拿着刨子刨木头;有人一手锤子一手凿,剔槽;有人叮叮咣咣地钉家具……

这是一个偏远的农村。

懒怠,迷茫,怀疑……是现在很多农村以及知青的状态,外界对此有一系列的讨论,谁都不知道前路到底同往何方。

可赵村儿太不一样了!

苏教授即便听赵瑞和赵建国说起赵村儿大队在扫盲,也只是简单地以为,他们不过是像赵柯说得那样应付了事。

什么都抵不过亲眼所见。

无论如何高喊“知识就是力量”,真正付诸行动,实在不易,尤其,还是带动整个村子的氛围,真正践行着知青下乡的意义。

工作间的众人看完稀奇,见怪不怪地回头继续做他们的事儿。

苏教授不禁举起照相机,“咔嚓”拍下一张照片。

随后,他走进工作间,站到傅杭对面,对着从始至终没有分神的青年拍照。

声音太近,镜头太明显,傅杭抬眼。

“咔嚓。”

又一张照片拍下,苏教授放下相机,问:“你好,傅知青,我能采访你几句吗?”

傅杭看向他手中的相机,停顿片刻,点头。

苏教授翻开笔记本,问了些问题。

傅杭一一回答,便指向不远处明显精心打扮过的刘兴学和邓海信,道:“刘知青和邓知青都是进步知青,他们来的更早,经历过赵村儿大队发展前后的整个过程,这期间,知青们思想的转变,他们比谁都了解,应该对苏教授的文章更有帮助。”

刘兴学和邓海信随着他的话,挺直腰杆,面露激动。

苏教授确实对赵村儿知青的心境变化很感兴趣,顺势便转向两人。

不过他绕过去之前,瞄了一眼傅杭面前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