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9章

“几年前,我成了咱们赵村儿大队的第一个高中生,我进了工厂当工人,我们全家都很光荣。”

“三年前,我成为咱们赵村儿大队的妇女主任,妇女主任管妇女的事儿,管东家长李家短,管鸡毛蒜皮,我是真烦过,不过这事儿咱们说句心里话,你们得理解我,搁你们上来,遇到咱大队有些难搞的社员,也得闹心。”

“赵新山同志、刘三妮儿同志、余秀兰同志还有一些当过大队干部的同志,肯定都深有体会吧?有时候我甚至一度怀疑,刘三妮儿同志和余秀兰同志放下妇女主任的担子时,偷偷一蹦三尺高,可下是解脱了。”

这一句玩笑话,社员们纷纷笑起来,看向村子里“难搞”的人物们,像赵二奶、田桂芝、东婶儿、赵二叔、刘广志……全都是给赵柯的妇女主任工作增添过难度的。

而余秀兰翻了赵柯一眼,气笑了,“胡扯,我啥时候那样儿了。”

赵柯的声音带着笑意,“我还跟咱们大队长争论过,我带着年轻人跟全村长辈们对着干,那时候你们背地里都在骂我刺头呢吧?我还说让咱们大队住上砖房,说了两年多,还没实现……”

赵新山想起以前的事儿,不禁摇头失笑。

社员们也笑着大声反驳:

“一个村儿住着,咋还没有个舌头碰上牙膛的时候。”

“我们那不是没文化没见识,不懂那些吗?”

“大伙儿后来都服气了,要不是你领着年轻人们干,咱们大队咋能保住那么多庄稼?”

“房子现在没盖,但大家兜里都鼓了呀,我们都相信大队、相信公社,肯定能盖上的。”

“你当干部,从来没骗过大伙儿,我们都知道的。”

……

赵柯不需要向谁证明自己,可如果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她会有更大的愉悦和满足感。

甚至于,她听这些的时候,有一种情绪氤氲而生,催使着她的思想产生变化。

赵柯调整情绪,顺着社员们的话道:“所以读书到底能不能吃上饭?事实证明,能,肯定能,一定能。”

“农业科学化、机械化要不要读书?增产创收要不要读书?眼界开阔、妇女解放要不要读书?生活里的方方面面,因为读书产生的便捷和机会,都在告诉我们,一定要读书。”

“现在,高考要恢复了!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更振奋人心的是,高考面向全国,自愿申请、严格审查、择优录取,无论是知青还是工人、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