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80章 敲定合作

多少钱。

发行公司,主要赚得还是发行费。

在大银幕上,名气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是导演的名气还是演员的名气,有了名气才能让观众走进电影院,要不然制片方放着一百万不到的内地一线男演员不用,非要去用数百万,甚至千万片酬的香江巨星。

等李谦第一部电影成功了,真正在大银幕打响了自己的名气,接下来才是赚钱的时候。

不过,王长天又提出再拿一部分份额出来,去和各省光电置换一部分广告资源。

李谦也没有意见,各省光电不光光是只有电视台而已,全省的媒体基本上都归当地光电管。

而且现在的院线地域性很严重,本省的电影市场大多都在本土的院线手上,而这些本土院线又大多是光电旗下。

比如豫南奥斯卡院线、川西太平洋院线和峨眉院线、湘南潇湘院线、江宁幸福蓝海院线、江浙时代院线……

这些本土院线,有本省光电支持,基本上占据了本省票房的五成左右。

用宣传资源置换投资,意味着票房也有他们的一份,在排片上也会有一点点的优势。

不管有多少,总比没有强。

于是,先签了一份双方的投资合同,李谦投资80%,光羡占20%,等光羡和各省光电谈妥了,李谦再去签一个置换宣传资源的合同。

以光羡和各地电视台的关系,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另外,李谦的导演、编剧片酬加一起是150万,这已经是一线导演的价格了。

该拿的,李谦不会客气,别人那份,李谦也不会去斤斤计较。

最终,李谦需要往项目的账户里打560万。

光羡垫付宣发拷贝费用255万,加上140万成本。

等剧本审核通过,电影正式立项,这一共955万费用就会在三天之内打到项目的账户里。

所有收益分成都按投资比例算。

不过,打进去560万之后,李谦立马就可以拿150万片酬出来。

虽然可以不走这笔账,不过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该交的税还是要交的,这点钱没必要省。

人家大企业一年几十个亿的税都交了,李谦交这点税也不心疼,没听说有谁是靠省税钱发财的。

交的多代表赚得多,李谦倒是想交一百亿的税呢。

合同谈完了,一起吃了个饭,就各自忙各自的了,电影审核、立项事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