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7章

也就是如今,只要刘表还有些魄力。

曹操必定十分难受,可惜刘表没有这么做,曹操便能够安心做自己的事。

至于孙权,说来也是可笑。

历史上的防守无懈可击,无论是赤壁大战,火烧刘备,甚至曹丕南征……

总而言之,孙权确实守住了,获得胜利。

但在对外进取时,孙权就好像个笑话,接二连三的进攻合肥,然后接二连三的败退。

有句话说得好:

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

虽然这是后话,但以如今迹象,已经能看出了。

就在这时,郭嘉又想到一个关键,问道:

“按照如今的情况,丞相定能击败乌桓,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但若乌桓败退之后,袁氏兄弟投奔辽东之地,丞相是否该出兵?”

这其实是个关键,决定了曹操该用多久时间。

荀彧此前并未考虑到,此刻凝神想着,没过多久便有了答案,但他没有直言。

而是看向郭嘉,微笑反问道:

“那奉孝你觉得呢?”

郭嘉不再卖关子,正色道:

“若丞相想尽快结束北部战事,就绝不能向辽东用兵,否则战事必定持续日久。”

郭嘉可不是夸夸其谈,辽东的情况很复杂。

辽东便是如今棒子那一块,此刻地理条件复杂大军想要通行并不容易。

一旦确定出兵攻打,耗费众多粮草辎重不说,恐怕大军也要付出一定的伤亡。

这种时候,怀柔安抚是最好的选择。

在荀彧的注视下,郭嘉解释道:

“公孙康乃辽东太守,虽然没有直接归附丞相,但其并无同丞相作对之意。就算袁氏兄弟投奔辽东,也无法让其真心对待。

一旦丞相直接出兵,公孙康必定和袁氏兄弟联合,到时候局势恶化,必定麻烦。倒不如直接传信,也许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实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此刻荀彧也是笑着说道:

“恐怕那时候,公孙康便会拿袁氏兄弟的人头,当做投名状献给丞相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奉孝,你怎么看?

幽州边境。

曹操远望前方辽阔大地,身边乃是群臣诸将。

袁氏兄弟投奔乌桓踏顿,曹操不愿留有后患,最终决定率军进击乌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