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8章共卫天道(正文完)

老嬷嬷挪着小步子,远远喊他:“小少爷,别摔了。”

老嬷嬷自小看护他,有她保护,封如故没摔痛过一次。

她招呼道:“西瓜从井里吊出来,凉好了,快来吃。”

封如故跑回来,拉住嬷嬷衣角撒娇:“我要吃荔枝。”

嬷嬷无奈地摸摸他的脑袋:“祖宗,昨天晚上刚吃过,你不怕上火啊。”

“可嬷嬷都没吃着呢。”

“那等金贵东西,怎是下人能吃得起的。夫人老爷要是看到,可了不得。”

封如故左右看看,从口袋里摸出一颗红壳鲜荔枝:“那我给嬷嬷放风!”

说罢,他顽皮地冲嬷嬷眨眨眼睛。

小小年纪,他已有了风流俏公子的雏相了。

按理说,封如故是一辈子不会入仙道的。

他会在红墙之内,做一辈子的富庶少爷,接过父亲的药房和偌大产业,若是他没有太大野心,弹弹箜篌,听听琵琶,也是潇洒浪荡的一生。

是年,关中大旱。民大饥,遂相啖。

饿红了眼的难民大量涌入南方。

箜篌教师某日未能来授课,封夫人派人去问,回报的消息说他伤了腿,是难民在城中乞讨,他的轿子过去,难民拦路,抬轿的小哥嘴不干不净了几句,双方扭打起来,箜篌教师跌出轿子,才受了伤。

封夫人得了消息,慨叹几句灾年不易,又封了个红包,叫护院送去,叫他好好养伤。

知府也犯愁,城中粮仓已开过一次,吃紧得很,上头的赈灾款项和粮米还在路上,拒灾民于外,未免不仁;但放任灾民涌入,对府内治安也是极大的隐患。

无奈下,知府召集城中富贾,意思也很明确,是要这些商户出资,在赈灾之物到达之前,先顶上一阵。

封明义自幼受儒学熏陶,重仁重义,不等知府明言,便同意由自家拿钱,出钱放粮,开设粥棚。

而封家庄园就在城边,庄园前的空地,可以用来设立粥棚,日夜熬粥,随时发放,还可设置一处药棚,防治疾病,以免有灾民将疫病带入城中。

知府欢欣不已,立即拍板定下。

粥棚开设那日,封明义携幼子亲临,看着难民们争先恐后领取粮食,心中宽慰不已。

他指着人群,道:“故儿,将来你若继承封家衣钵,须要记住,以仁德为先,这是为人的修养、为医的慈心、为富的仁义。”

时年九岁的小封如故看着人群,不解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