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一十三章:玄奘佛骨(求订阅!)

学《法华经》、《维摩经》等。隋大业八年,玄奘时年13岁,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圣僧出家后,首先在洛阳净土寺跟景法师学《涅槃经》,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达六年之久。21岁后,圣僧离开成都。从湖北绕道长安,之后由长安到天竺求学,历时17年而归。”

“圣僧晚年一直在长安译经。唐高宗麟德六年,圣僧圆寂。高宗惊悉,忧伤难抑,三天不上朝,认为大唐痛失国宝,赐葬在陕西铜川玉华宫。唐高宗每日早朝都能看见唐僧墓地,悲伤难愈。三年后,大臣担心皇帝悲伤过度,建议赐迁墓地到白鹿原。后来奉旨葬在陕西樊川平原的兴教寺。”

说到这里了空叹了口气,感慨道:“世事无常。纵一代圣僧也难保身后之事。僖宗广明元年黄巢起义,兴教寺的三藏舍利塔被毁。圣僧顶骨暴露出来。此时恰逢一僧人发现,心中无限伤感。端拱元年,僧可政王终南山,得唐三藏大遍觉玄奘顶骨,为建塔归于寺。塔在寺之东,即葬唐三藏大遍觉玄奘法师顶骨所,金陵可政和尚于宋端拱元年得之于长安终南山紫阁寺。北宋太宗端拱元年,南京天禧寺住持演化可政大师朝山时,又在毁于战祸的紫阁寺内发现玄奘顶骨。他看了碑文得知是唐僧顶骨当即哭倒,于是又将顶骨与碑千里迢迢地一同背回南京,葬于天禧寺内。此后一段时间,圣僧顶骨一直供奉在那里。”

徐应龙随即问道:“既如此,为何佛骨会出现在文殊院?”

了空道:“到了明朝洪武十九年,唐僧顶骨被迁葬在天禧寺之南,并建三藏塔供奉。明成祖永乐六年天禧寺毁于大火,明成祖再建大报恩寺,并继续供奉玄奘顶骨。清朝末年,大报恩寺又毁于太平天国战祸,因三藏塔建有地宫,并未全毁,但自此,玄奘顶骨便埋没了一百多年。1942年在南京发现3块唐僧顶骨,一块留存南京,一块送往西安,因成都是唐僧的受戒地,一块送给成都,便是这块。”

“原来如此!”徐应龙道。

了解了佛骨的来历之后,徐应龙再次问道:“大师说是此物因我们父女来此,不知是何意思?”

“昔年我佛门高僧一因大师护送佛骨到文殊院的时候曾说过,圣僧的佛骨凝结了圣僧一生精华,留待有缘之人。今天贫僧自早便心绪不宁,而圣僧佛骨也频频异动,贫僧便知有缘人来了。”了空大师解释道。

“那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徐应龙开口问道。

“什么也不用做,带着佛骨离开!”

徐应龙一愣,不明觉厉,问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