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五十一章 两大跛脚

用两天时间让大丽菊高手们进行地质洋流分析。

晚上找了个地方吃饭,因纽皮特人的海豹酒吧,和别处酒吧不同的是这里提供主食,这是新兴的渔夫酒吧……

至于在旅游推荐上很火的那家韩国料理,唐海看着那就是个旅游店面,专门针对来看极昼的旅人的,也就没有去。

打电话预定了位置,准备到饭点,唐海就带人去吃饭。

巴罗因为是处于北极最边缘位置的缘故,渔业资源丰富,只是早年到处是冰雪没办法全面捕捞而已,古时候的巴罗渔夫甚至得在极昼的六个月捕捞到足够一整年的消耗。

这些年全球气候变暖,大量北极海域面积扩大,巴罗的渔业资源越发的丰富。

特别是石油工业的出现,让许多北坡地区因纽皮特人有了积蓄,开始买船进行现代化捕捞。

现代化捕捞的成果一出现,因纽皮特人就开始贷款办公司和买大船,然后开始了奔向北冰洋的海捕。

从这一点上说因纽皮特人和中国沿海的渔夫做法是一样的。

但最后结果会完全不同,因为北坡地区因纽皮特人数量也就是一万,扣除老、少、工人、大部分女性,最多只有那么一千多人从事渔业工作,而北极地区的渔业在全球渔业比例中占据着很大一块,哪怕五国捕捞队一拥而上,北冰洋也可以支撑个二十年没大影响。

外地人来这里捕鱼是要受到排挤的,很幸运唐海是黄种人,而且是华裔。

远洋捕捞不看国家沿海情况,但近海……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唯一的缺陷就是出海口被俄、朝、韩、日、非、越,六国堵着,因此近海渔业资源不丰富,近年来只能大力发展近海养殖,特别是贝类养殖。

也多亏得大马距离较远,才能够坐拥南海资源,不然近海海捕渔获将是一个超大问题。

但即使如此,南海地区依然纠纷不断。

13亿人口的国家,海产却得不到满足,许多地方的海捕就是靠中国大市场来吃饭,比如巴罗,这是唐海没被排挤的原因。

张仁武的梦想是把阳光、资源、水带回国家,他的梦想是美国大种草然后送回国喂养奶牛。当初日本人平均身高比中国低不少,但现在已经超出了,唐海到日本转悠过,日本长得特别高的人是很少的,他一直鹤立鸡群。想想平均身高上去,估计是因为偏远地区和城市地区身高差别不大,这就是牛奶的功劳。张仁武毕生的愿望估计就是这个……

中国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