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二百四十二章 春耕、军屯与田亩

种植还是和以前一样,先种玉米、再种菜豆、最后种南瓜。

奇瓦科是老农民了。他伸出双手,仔细的掰算了半天,就大致算明白。在正常的年景,普通的土地上,这一亩地的收成在80多斤左右,以玉米为主粮,菜豆为辅粮,南瓜做添头,南瓜叶子还可以当蔬菜吃。田间的玉米不能种太密,单脚一步才能种一个坑,否则会结不出棒子。

总体来说,田地间的收成随土地浮动,也和降水、肥料、光、热相关。在湖边肥沃的好地上,收成会明显增加两成,而在山间贫瘠的劣地上,则要减去两成。热带地区不愁光、热,通常来说,最大的限制就是降水。

从降水上算来,帕茨夸罗湖区是高原中的谷地,类似四川盆地一般,年降水量则与特斯科科湖区相似,在1000-1500毫米。而两侧山脉的降水都会化作溪流汇聚而来,农业生产倒也并不缺水,只是降雨分布不均,有雨季洪涝的危险。

这里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0多度,分为明显的旱季与雨季。到雨季最盛的八、九月份,帕茨夸罗湖的面积就会明显扩大,所以湖边地区的种植要格外谨慎,垒出稍高的田地,或者如墨西加人一样,修建水上浮田。

至于田间的地力,在缺乏铁质农具、大型牲畜,无法深耕的这个时代,只能通过天然的肥料,以及休耕与烧荒来解决。玉米种植的间距如此之大,还要用菜豆固氮,就是为了维持足够的营养供给。

“嗯,四亩地的收成,三百多斤谷物,加上田间野菜,正好足够一个丁壮一年的消耗。这就是大大老爷说得什么‘一石’?”

想到这里,奇瓦科抬起头,数了数自己要完成的长条,竟然正好有十指之数。老民兵再次深深呼出口气。他低声抱怨,脸上却浮现出笑容。

“真狠啊,一个丁壮种十亩!十月农忙收获的时候,估计得累得口中吐沫,像岸上的鱼一样瘫成一条。不过啊,真是期待收获时的场景!”

“老叔,我干完了。这活多得,比以前在村里还累,我们去歇口气吧!”

韦兹提终于追上了进度。他气喘吁吁,拉着奇瓦科一起,就往田亩间的凉棚走去。这些整齐的田亩一片片清晰分明,每隔数里距离,就有一个茅草搭建的大凉棚。凉棚里面摆着几个大桶,角落里还堆着些农具种子,正中则是一个简单的主神祭坛。今天下着雨,日头还不是太盛,等雨停歇的时候,中午的太阳下是干不了活的,必须得在阴凉地休息。

随着两人靠近,凉棚中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