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九十八章 帝国的后花园

但是在大楚帝国里,铁不再是属于昂贵的原材料,铁制品也不再是昂贵的工具。

因为大楚帝国里的官方资本以及逐利的民间资本,投资开发了无数的各种铁矿、煤矿。

同样还开办建设了数量众多的钢铁厂。

其生产的钢铁原料数量非常庞大,足以把铁制品的价格拉低到民众所能够接受的水平。

再加上大楚帝国官方资本从一开始,就推动了地方机械厂的计划,确保了在每一个府级\/州级行政区里,都至少拥有一家官办的小型机械厂,这种小型机械厂不是用来干别的,就是专门用于批量生产各类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工具,并平价供应当地市场。

\b大量的矿产开采,大量的钢铁原料,再加上遍地都是的地方小型机械厂。

这些都使得了大楚帝国的广大农民们,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获得足够多的各类生产用工具,尤其是农具。

生产工具的提升,导致了大楚帝国的农民们的生产效率也有所提升,人均耕种的土地就更多,或者是能够有更多的农闲时间去打零工,或做其他什么的赚钱补贴家用。

\b除了工具的提升外,大楚帝国广泛推动的畜牧业也是推动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

在封建王朝里,耕牛也好,骡马也罢,那都是属于昂贵的生产工具,价格极其昂贵,寻常农民家庭根本无法拥有。

但是大楚帝国官方开始强力推动民间畜牧业的发展,尤其是耕牛以及农业用骡马的发展,通过大量筹办官办耕牛或骡马场,培育出来更多的耕牛或农用骡马并推向市场,同时大力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畜牧业。

当耕牛以骡马的供应数量多起来后,耕牛以及骡马的的价格自然也就逐步下降。

再加上农民们逐步增收后,一些富裕的农民家庭已经逐步能够购置得起耕牛并繁殖。

如此经过长达十年左右的农用畜牧业扶持推广后,如今大楚帝国民间里的耕牛以及农用骡马的保有量已经非常庞大了。

而这,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的人均生产效率。

当然也少不了大楚帝国持续二十年不停的各种水利设施建设。

这每一项措施,每一种政策,可能起到的作用也就只有一小点,但是众多政策所起到的作用汇总起来后,那么就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据了。

再加上大楚帝国还在北方人少地多的地方,尤其是东北地区里展开大规模农业开发,在这里展开的是大规模的马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