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112 章 逐鹿中原

件简单,你直接组织兵卒做就行。复杂的零件则安排那数百的工匠分别去做,毕竟熟能生巧。”

“好,现在兵卒们上午操练,下午侍弄田地和做工,阳城屯田的地方不大,我们能拨出不少人手来。”

“冬小麦已经收割完毕了吧?”燕绥问:“收成如何?”

说到这个,戏志才脸上挂上了丰收的喜悦:“多亏了庄主推行堆肥和水利兴修,再加上天公作美,收获的时候都是大

太阳,今年收成特别好,已经在陆续入库了,只是数据还没统计上来。”

嗯,我们春小麦的种子更好,产量会更高。?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为了防止天灾,阳城的麦子是分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不同季节来耕种的。冬小麦在农历五月就开始收割了,可以避开夏天的干旱和大风,但同样要面临夏天雨水的风险。遇到大雨,麦子抢收不及时的话就会烂在地里。

不过,汉代粟才是种植最多的谷物,直到宋代麦子和水稻才取代了其在谷物中的主导地位。阳城是因为有燕绥的引导,种植的小麦才达到了三成。

戏志才笑道:“有了这么好的效果,以后小麦种子必定会抢手,日后收税的法子也可以改改了。”

“对,以后我们收税,粟、稻、麦等都收,鼓励多样化种植嘛,这样也能抵御风险。”若都是种粟,遇到旱涝灾害的话,连赈灾的粮食都拿不出来。

郭嘉道:“小麦的产量高,收获的周期也短,是最适合种植的作物,而且面粉做的面条、蒸饼美味又饱腹,以后终究会替代粟和豆的。”

燕绥补充道:“小麦还有一个好处,冬小麦播种后在年前都不太需要打理,比起其他谷物要省事儿些。”

在年前,浇水、追肥、除草固然能够提高产量,但若是不管,产量也不低。重点是在年后的时间段,好生侍弄就行了。

戏志才笑道:“只是,小麦对灌溉的要求不少,短期内其实更适合军屯和大规模民屯的地方种植。”小麦种植需要比较多的水分,相比起来粟是更耐寒的作物。好在颍川郡内河流不少,可以开凿水渠。

远离颍川郡的地方,只有军屯和民屯的地盘才能集中力量来开凿水渠。

燕绥颔首:“是啊,总不能全豫州和荆州大规模同时开工修水利,先从军屯和民屯的地方慢慢来吧。”而且小麦得去壳了才好吃,以后要在每个村里布上一个石磨盘。

郭嘉也道:“不管怎么样,冬小麦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