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134 章 众人开会

汉代皇室和贵族都对稻米很是青睐,因为在石磨推广开之前,麦去壳是很麻烦的事情,而稻米软糯可口,比麦饭滋味要好得多。

“是啊,”燕绥颔首:“水稻在江东能一年两熟,再往南至交州,甚至能够一年三熟。”

“我当年游历的时候,看到扬州有少数人在河流附近种植稻米,每年清明节前后,可以种植早稻,到了夏季收割。夏末时候种植晚稻,十一月便能收获了。”荀

彧道:“不过也有一个缺点,江水无情,时不时就泛滥毁了一年的收成。”

“所以等占领扬州后,要将流民们大规模迁过去治理河道、修筑堤坝。可惜这样的人才太少,以后麻烦大家多多留心啊。”

燕绥叹气:她倒是有心开凿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让扬州成为重镇的京杭大运河,但苦于有心无力。

众人连忙应下了。

“主公何须叹气,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变好。”戏志才笑道:“在为百姓操劳方面,若是使君认第二,各州刺史可没有人能认第一了。”

其实颍川郡百姓的日子已比天下其他州郡好太多,受益于轻徭薄赋、兴修水利、改良农具和优质、多样的种子,百姓不但能够吃饱,还能经常改善口味。即使家里只有一个女人撑起门户,也能通过在工坊纺织做活养活小孩。

再不济,养不起孩子就送到抚幼院去,那边小孩是州府统一派人照料。不过也有一个坏处,抛弃了自己的小孩,这个孩子就属于豫州州府了,未来同父母再无瓜葛。

燕绥摇了摇头:“这路还远着,等扬州水稻丰产,才说得上成功了一大步。”

众人见主公丝毫没有因为占领荆州而自大轻狂,心下都暗暗赞扬:果然主公是做大事的人,不会骄矜自满。

荀彧问:“这次攻占扬州,江东大族是杀是降,主公心中可有底了?”

燕绥道:“其实,不论是否拉拢江东大族,在江东士族眼里,我们豫州都是外来的侵略军。”

戏志才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我们要突袭。”

趁着天下诸侯,尤其是南方各路诸侯还在后知后觉,他们动作该麻利点了。

“所以,我觉得拉拢不拉拢,反而没那么重要了。”燕绥摊手:“江东百业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我们给所有士子都发求贤令,邀请他们来治理郡县,难道他们会拒绝么?”

她又不是曹操,会搞大屠杀,在带兵快速镇压后,不信这些人能抵挡住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