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9章

现在看来,至少朱允手下那些所谓奸臣,是真没什么毛病

天下哪有劝说君主勤政爱民的奸臣?

“是好事。”朱感慨道:“客观来说,朱允宠信的那些臣子,算是道德先

生。”

“立身严,够忠心,是最极端的儒家信徒”

“但问题在于

“这样的人来治国,你觉得他们会做出什么决策?”

真正的儒家信徒是什么样子的?

朱元璋下意识的想到了宋廉

此人忠孝双全,勤奋,在政事上~充满理想化色彩。

朱元璋对真正的儒家信徒并无太多恶感,这群人够忠心,堪称是大臣的道德标

杆。

但问题在于,这群人只有忠心。

在长久的接触下来,朱元璋已经看透这群人,他们能力方面,着实欠佳,这就

是一群务虚的臣子。

在处理实际政事上,比较迁腐,比如户部账本,他们是绝看不明白的..

毕竟身为君子,他们怎会理会这些俗务?

要问他们治国,他们必然张口就是,治国还需礼仪,教化.

但不对啊.

如果仅仅只是处理不好俗务,也仅仅只是无能,应该不至于让大明那么快就亡

国。

这其中必然有其他原因

朱元璋皱起眉头,苦苦思索。

等等。

极端!

朱元璋突然目光一凝,脸色沉了下来:“这群儒臣,难不成是重设三公?”

三公便是太师太傅太保,在明朝,三公依然存在。

但并无实权。

毕竞三公这一制度太过久远与崇高,其权力大到可以节制皇权,丞相与其相

比,都有所不如。

而儒家弟子素来有明君贤臣的梦想,成为三公,匡扶天下,更是儒家弟子的终

极梦想之一。

可真要重设三公,会直接导致自己辛苦建立的官员制度失去平衡!

朱行却是摇摇头说道:“格局再大一点。”

“跟他们做的事相比,恢复三公之权,只算小打小闹。”

“还更极端?

朱元璋难以置信,恢复三公权力,已经是极为离谱的历史大退步。

比这更离谱的事,那还能是什么?

以这帮书呆子的思路,他们还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