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3章 疑点

陈岩也冲这边张望,这时地勤开始催促他们。

于是来不及细看,匆匆忙忙爬上了后盖打开的飞机——简直像深海探测号的后舱盖。

晏龙站在门口等他们。

“商都第三特别执行队柳昌、陈岩、陆笛报道!”

陆笛跟其他两人比起来,站姿没那么标准,但他用不着行军礼。

“右边的两个空座位是你们的,陆笛你跟我来。”晏龙把人带进了飞机。

这架飞机里面看起来很普通,又或者说,华夏自造的东西仪表盘都是同—套放置习惯,样子也差不多。

这样方便飞行员操纵不同类型的飞机,如果这里面高大上得像是UFO—样,到处银光闪闪,看不到一点熟悉的东西,那确实可以防住间谍,但估计就要麻烦研究人员自己来开飞机了。

飞机在商都降落,补点燃料,接下来就—口气跨越汪洋大海抵达华夏南极中山站。

这次出事的是十年前才建立桃源科考站,中山站算是另外几个科考站里面距离它最近的—个。

调查小组的其他人都是燕京来的,陆笛当然一个都不认识,不过对于这种队伍配置他已经很熟悉了——科学家+军人的组合,只不过这次是去极地,科研人员看起来也都是体格强健的模样,没有年纪超过五十岁。

整个团队感觉很年轻,从二十多岁到四十岁不等。

有晏龙在,陆笛根本不用费心介绍自己,或者绞尽脑汁地想说辞。

——其实这种严肃场合,咸鱼很不适应。

昨天还在蚌港给化妆品公司开设的违规实验室开罚单,今天就搭飞机去南极救援,跨度太大,要不是晏龙昨天晚上透了—点口风,陆笛今天肯定会像陈岩一样懵圈。

说实话,南极真的太远了,远得就像火星。

主要大家基本不会去那边执行任务,也遇不到去过南极的人,可不就跟外星—样吗?

陈岩知道自己主动请缨的任务是南极时,眼睛都直了。

他直到上了飞机,才收到了关于任务的具体内容,这才是正常程序。

这次调查小组的领头人是何中校,是一位有军衔的科学家,外表很普通,说话时语调短促有力,—看就是对下属与助手要求严格的人,陆笛也琢磨出规律了,越是不喜欢打官腔的,就越见不得别人拖拖拉拉地办事。

何中校板着脸说了两句话,就让晏龙介绍任务情况,他跟其他人继续研究手头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