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973章 妓鞋传酒生奇案

“今后还望不吝赐教。”江东之三人也强装笑脸,话里的意思却透出来了。

还要和我斗啊?徐文长笑着摇摇头没有接口,他是要去漠北和三娘子团聚了,暗想今后秦林身边,是江陵相公的女公子出谋划策,恐怕手段尤甚老夫,你们等着摔得更惨吧!

李如松脸色有点不好看了,他确实不知道两边的恩怨,但他并不是傻瓜,看看双方寸步不让的模样,听听绵里藏针的话头,就知道肯定有点不对付。

但事已至此,一时间别无他法,李如松暗暗叫苦之余,也只好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一个劲儿地插科打诨,尽量叫场面不冷落下来。

觥筹交错之时,各人心怀鬼胎。

徐文长之所以留下来,泰半是因为连志清,在赵锦家午宴时,有知道此人底细的心学弟子提及,连志清家境贫寒,上有一兄下有两妹,几十亩薄田曾被地方豪强圈占,直到他考上秀才之后才得以归还,中间足足吃了十来年的苦楚,所以极为痛恨奸臣贪官。

他学习格外用功,几乎到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地步,终于学案考取第一,选为监生入国子监就读,更是格外发奋,立誓考取进士之后,定要做一位海瑞那样的清官。

结果天意弄人,连续三届科举,莫说进士,连举人都没有考上。

徐文长知道这个情况,顿时动了恻隐之心,因为他自己也是满腹才学却科举不利,次次名落孙山,而连志清的骄傲和骨气,也和他年轻时颇有几分相类之处。

本想过几天去找连志清分说,徐文长相信以自己的本事,一定能让这个年轻人明白道理。

不料在这里又见他和顾宪成一伙混在一起,徐老先生吃惊之余,觉得自己有责任留下来点拨他。

趁着众人觥筹交错,徐文长举杯低声道:“连先生,方才国子监多有得罪,徐某借花献佛,这杯赔罪了。”

其实连志清先骂徐文长,揍他的则是常胤绪,徐老头子后来帮常胤绪开脱,也是按照卧碑文上太祖圣训来的,并没有颠倒是非来害他,在徐文长而言,借酒道歉已是格外顾惜人才了。

要知道,老先生同样是有脾气的,左都御史赵锦、首辅大学士申时行、昔日的右都御史吴兑面前,他也不曾这般折节。

可同样的事情,在不同人看来完全就是两样,徐文长经历的磨难摧折太多了,惨痛之处十倍于连志清,所以他觉得今天之事也算不了什么,自己道歉诚心诚意,也就应该能冰释前嫌。

但老年人可以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