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物象中的时间

因为五百多年前的一次朝代更迭的战事,从晦暗不明的时间之幕中突然浮现于眼前,显出了它绝非一般风物的意义。问题是,作者刘禹锡在追溯五百年前的这个历史故实之时,其叙事时间的设置耐人寻味。其叙事口吻一反追忆的笔触,将想象中的场景作为诗人的目睹场景,直接加以记述。前四句破空而来,有如当年攻克金陵的战事正在发生,将过去时态(回忆时间)变为现实时间。一个“下”字,似乎让读者看到了王浚的船队正浩荡而至。“一片降幡出石头”似乎再次让想象中的历史真切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而“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两句中的时间则更为复杂。要弄清楚这两句诗的叙事时间在全诗中的位置,我们首先必须弄清“人世”中的“人”究系何指。从诗歌的上下文来看,这个人既可以实指作者本人,也可以虚指曾经来这里凭吊遗迹的许许多多的后来者(不包括作者)。清代的诗评者屈复就主后说,并认为诗中的“几回”暗指六朝,这样的解释似亦可通。因为东吴是六朝之首,历朝的文人士大夫因晋吴之战而伤感于往事,自在情理之中。既然如此,“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一句中的时间,则仍可以被解释为历史时间。从时序上来说,它晚于晋吴之战,而早于作者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的时间。

最后两句通过一个“今”字带出了作者的身世感慨,也让读者的思绪回到了作者船经西塞山,目睹萧萧芦笛的现实时间。最后的一个“秋”字,则具体地点出季节。那么从开首回忆中的历史人物,至结尾凭吊古迹的那个“秋”之间,作者恰好采取了一个类似于小说中的倒叙结构:由远而近,由虚到实,由回忆到现实。

不过,我认为,这首诗的叙事时间所隐含的真正奥妙,恰恰不在于这样一种先后倒置,而在于不同时间段的历史场景与现实场景之间真正的并置。作者的叙事视线不受物理时间的羁绊,洒脱而自由,倒置不过是一个手段罢了。所有的历史片段、场景和故实,因时间的变化而无法被我们看到,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浩浩长江,只是山形和芦笛这样的物象。作者恰如其分地将两种存在物作出了重要的区分:一是我们看不到的时间(历史场景),它有生有亡、转瞬即逝,不过是过客和影子;二是相对不那么容易变的风物和遗迹,这些有形之物,恰好是无形之物的托迹之所。它们作为勾连和中介,让不同的历史或现实场景呈现了真正的“共时性”。

另一类用于标刻时间和空间的物象,则是自然之景。对杨慎或是辛弃疾而言,滚滚东去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