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751. 大宋反派(72)三更 大宋……

这人才站起身来,双手合十,半躬身念着属于他们的神的经注,慢慢的退下去了。

然后大殿里的悄无声息,气氛有些微妙。

四爷朝上见礼,而后跟各部的首领问好,这才跟赵祯说:“官家,而今各国各部都在,尽皆与大宋接壤。不若借此时机,谈谈边境之事。”

说着,就看萧啜不,“与大辽有了兄弟之盟之后,这些年两国之间无有战端,此乃先帝与辽国陛下之德。辽国与夏州接壤,与回鹘接壤。而回鹘和夏州与吐蕃接壤,吐蕃又与大理接壤,而诸位又都与大宋接壤。大宋与辽国之盟,只限于两国。若是加入了回鹘、夏州、吐蕃、大理,那天下便真的承平了。”

王曾眼睛一亮,忙道:“雍王所言甚是,若是能遍结友好邻邦,此乃天下之福。”

此办法,于大宋的好处最大,能最大程度的缓解边境摩擦。

其次,对夏州很友好,夏州受辽控制,与回鹘吐蕃又有私仇,而今夏州内乱,早不如从前。若是再与吐蕃开战,对夏州而言,那便是雪上加霜。

再其次,这对回鹘和大理很友好。回鹘弱,这就不用说了!大理的地理条件特殊,等闲攻打不进去,但是吐蕃和大理有宗教之争,也尝尝因此而有摩擦。若是有约束,至少能缓解这一情况。毕竟大理佛系,往往争执不过人家。

而这个办法对辽国来说,是好是坏呢?若辽国无进取之心,这就是好的!互不犯边,这是好事;可若是辽国一直不放弃‘重战’的思想,那这绝不是好事。

这相当于把辽国以南的所有势力都集结成一个整体了。但凡辽国想朝南发展,他们就能联合以对。

那么问题是,辽国是想战呢?还是想和呢?

萧啜不|对《商君书》看的那般重,可见辽国朝中,重战的主张占上风。这不过是赶上了一个晚年的帝王,这才未能兴兵而已。

而对于吐蕃而言,此亦非友好。若是真达成协议了,他便会被大宋、夏国、回鹘、大理包围在内,半点动弹不得。

对辽国不利,对吐蕃不利,可辽国和吐蕃并不接壤,他们是无法形成同盟的。

桐桐就笑道:“诸位来贺我们大婚之喜,我们夫妻感激不尽。再多的祝福,也抵不过一句‘天下太平’!若是能借此达成兄弟之盟,这便是给予我们夫妻最好的贺礼了。”

说着,她笑着看向王曾,“王相,请您为礼官。我们夫妻三拜之后,大家好议正事。”说着,就环视一圈,视线又落回秃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