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862. 大宋反派(183)一更 大宋反派(1……

尖!别的不求,只求孩子活的康康健健的,一辈子衣食无忧,平平安安。

四爷回来的时候就见桐桐坐在石凳上,都秋里了,石凳上多凉呀,“起来!回屋坐去。”

桐桐仰着头看他,伸手拽着他:“要不要把那两人葬到贺兰山。秃鹫觉得贺兰山好!”

“他守了一辈子大辽,那就守着吧!葬在大辽的皇陵,那是他的归宿。”四爷拽了她起身,带着她往回走,“事还多着呢,你别只管伤春悲秋了。孩子们快回来了,什么都安顿好了?”

这不是得去北都再安置么?

得去北都了!这不仅仅是搬家那么简单。都城的搬迁,是把整个朝廷搬迁过去,也是把一个国家的中心进行转移。

在灭了辽国之后,朝中对都城搬迁再没有别的声音了。

从洛阳码头出发,沿着运河一路北上。

桐桐钓了鱼上来,晚上清蒸了,叫人给后面船上的晏殊送去。

晏殊老了,每年入秋都要病一场。本没想叫他这个时节非得跟的,想着养着病,等到来年开春了他再过去也行。

结果人家不大答应,非得跟着。

什么心态咱也不知道,这位先生没少背黑锅,那就宠着点吧。他现在没什么正经要管的事,以休养身体为主。凡是跟着御驾的时候,那一般都是超品待遇。

就像是现在,有点吃的,先想着他。

于是,一船的老臣,就晏殊特殊。

大冷天的,接了恩赏,他还不好好在他自己的船舱里用饭,非得在甲板上,小几摆着,小酒温着,小菜吃着,小景赏着。

顺便呢,跟在外面赏月的同僚们说说小话。

就比如曾经对着自己不是哼就是嗯的同僚,他一边吃着喝着,一边说道:“当年呀……也是在船上。官家和皇后坐一小船,我连同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女婿在另一条船上……那时,官家就问京城物价,问船家靠什么营生……”

众人:“……”他家那女婿富弼算是官家身边第一红人,跟官家和皇后都有交情;他家另一个女婿叫杨察的,武夫一个。宫中禁卫归他管,不用上战场,还怪体面。这若是都不算是亲信,谁才算呢?

再加上他家那小儿子,整日里跟着秦王。以前这老匹夫还整天吹嘘,说他家那儿子呀,学文极有天赋!现在都不怎么说了,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必是跟着秦王学的多是实务。说是他家的儿子,可其实一年里有九个月是陪着秦王住在宫里的。

要说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