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章 腐朽的帝国

归百姓所有,还以免除三年赋役甚至永不起科的条件,鼓励百姓开垦荒地,这也改变了立国之初土地过分集中的情况,使土地被更多的百姓所拥有,不过,至开国皇帝末年,皇帝的一纸新规便立刻推翻原来的政策。规定“凡民间开垦荒田,以其首实,首实一年后官为收科,之前说是永不起科的,但变成首实后一年就要征收赋税。虽然如此,但是由于当时赋税也还合理,加之战乱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广大百姓的生产热情被激发出来,到大名历一百二十六年,大名朝耕地达850万余顷,人口增加到七千万余人,也出现大量的小地主,成为民间重要的基础。

不过,这种繁荣的景象并未持续多长时间。自大名朝中叶起,农田制又开始不断遭到破坏,那个空前的土地兼并狂潮又开始席卷整个大名朝,皇室和士族门阀直接占有的土地数量迅速增长。

至大名历223年,皇庄占地已高达多顷。其他诸王、勋戚、宦官、文臣、武将以至豪门及僧侣地主都纷然竞起,大肆侵占百姓的土地。例如,当今皇亲崇明伯爵平百战赐田5000余顷,后来平氏宠衰,皇亲庆阳侯周受资得平氏原田4000余顷。而除了皇亲国戚,当朝文武百官,哪个不是坐拥良田无数,就连护国寺的住持圆觉大师,都屯田五百余顷,你说一个出家人,要那么多田地做什么?而在民间,土地兼并之风也是盛行,大地主越来越多,远的不说,区区一个青城县,就有张王两姓,坐拥青城县超过一半的土地,而张家和王家,作为在本地深耕数百年的大家族,可以说在青城本地官场也是根深蒂固,而这样的大地主,在大名朝各地不知道还有多少!只可怜那些失去土地的穷苦百姓,只能沦为大地主和世家的佃农,每年要忍受官府和地主的盘剥,过得日不聊生,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就只能背井离乡,沦为流民,前些年我也曾跟着父亲深入乡间,体察民情,见惯了那些被苛捐赋税搞得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人间惨剧,公子,你知道什么叫易子而食吗?千年大旱,田地减产严重,很多地方颗粒无收,可是当地官府的赋税依然不减,很多地方的百姓都活不下去,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剧,有些实在饿疯了,甚至两家会互相交换自己的孩子,那年我跟随父亲去各地赈灾,看到各地成千上万衣衫褴褛的百姓,父亲每每都掩面而泣,可就算如此,瀚京永乐宫中依然一片歌舞升平,各大门阀士族的家中照样寻欢作乐,山珍海味,我才真切的体会到,什么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说到伤心处,洛璃脸上的神色变得戚戚然,那双绝美的双眸,此刻也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