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章 承德府

毕涨红了脸,把不情愿的小满抱下车,交给战战兢兢的邻居。小满还是拽着父亲的胳膊不撒手,老毕脸一板,给了他一巴掌,小孩子悻悻缩回了手。

柯罗威教士以为万福对小孩子有着天生的好感,他拍拍她的耳朵说:“我们没办法带一个孩子去草原,他会在京城等他父亲回来。”万福把鼻子垂下来,没有再动,可是她看向小满的眼神充满歉疚。

老毕无奈地挥了挥手,胖邻居赶紧把小满抱开,转身离去。小满停止了挣扎,又恢复成那一副漠然的神情,他反身抱住大人,把下巴搁在胖邻居的肩膀上,两只细长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车队,就这样逐渐远离。

车夫们又继续做起装货工作。很快,所有的货物和动物都安置妥当。时辰已到,必须要出发了。

柯罗威教士费力地钻进篷车的车厢里,在垫子上坐好。虎皮鹦鹉扑落落地站到支架上,趾高气扬地环顾四周。车夫老毕把辫子盘在脖子上,咬住辫梢,然后赤着脚踩住车边的木头侧栏,嘎吱嘎吱地爬上车顶。

柯罗威教士好奇地探出头朝车顶望去,看到老毕从怀里拿出一个漆成土金色的木制十字架,用力往下插,恰好嵌在一个凸起的柳木座儿上。老毕晃了晃,确保十字架放稳,双手拜了拜,然后跳下来。柯罗威教士知道,当地人管这个叫“请十字”,意在告诉沿途的人这是教会雇佣的车辆,这样一般的盗匪和官府都不太愿意招惹。

但老毕接下来的动作,让柯罗威教士有些惊讶。他拿出一束香点燃,围着马车转了一圈,嘴里念念有词。香烟很快缭绕在马车四周。末了,老毕把香根儿插在马匹的辔头缝里,和一个黄澄澄的锃亮小铜铃铛拴在一起,跪在地上磕了个头。

柯罗威教士学过本土宗教的知识,知道这东西叫作三清铃,是道教的一种法器。他有些不悦地把头探出车窗,提醒老毕这是一种亵渎。老毕点头哈腰地解释,说这叫拜路神,拜了路神才好出发,拔腿顺风顺雨。又解释说,车马行忌说“上路”,都叫“拔腿儿”,扭扭捏捏就是不肯取下铜铃。

在横渡太平洋的轮船上,柯罗威教士曾阅读过公理会先贤卢公明写的《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卢公明在1850年前往福建传教,前后持续十四年,可谓功勋卓著。他在传教期间,悉心研究了中国人的习俗、观念以及信仰,他的著作是公理会来华教士们的必读资料。

在书中,卢公明这样评价中国的信仰状况:“在中国,人们抱持着这样一种观念——毋宁说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他们认为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