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朝鲜战争 1592(下) 第十八章 前进与后退

,里面说:“岛山之战,杨镐肯定要记大功一件,我会好好帮你,赢得皇帝褒崇云云。”心中不由大喜,有了这枚证据,他的报告可以划上一个圆满的记号了。

丁应泰告辞杨镐以后,写了一篇奏疏,在六月份送去了北京。

就像是他期待的那样,这篇奏疏在北京引发了极大的震动。在奏疏里,丁应泰弹劾杨镐当罪者二十八、可羞者十,然后说麻贵李如梅等人也是贪滑丧师之辈,当斩者六,党罪者十,连张位、沈一贯两位阁老,也被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这一杆子,从汉城戳到北京,把援朝一线将官到朝廷主官全打翻了,满朝震惊。

在这封奏疏里,有些罪名丁应泰说的有道理。比如他指责杨镐“倭至则弃军士而潜逃,兵败则议屯守以掩罪,既丧师而辱国,敢漏报而欺”,批评辽东军军纪太差,李如梅“凌蔑将官,淫掠属国”,这都是事实。

但有些话,则实在太过了,明摆着是成心构陷。比如丁应泰说“辽兵阵亡已逾二万,皆丧于如梅兄弟之手”,这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明史》中两万伤亡的谣言,恐怕就是从这里来的——还有他说杨镐和李如梅故意献媚于加藤清正,擅自讲和,明显是歪曲真相,只拣不好听的说。

但这些都不是丁应泰真正的杀招,他最狠的一刀,是砍向了内阁张位、沈一贯两位大佬。

丁应泰在奏疏里说,杨镐之所以能得到这个经略位子,是朝鲜人贿赂张阁老的结果,而杨镐在朝鲜的胡作非为,全都是张、沈二人在背后撑腰,三个人凑到一齐,就是“护党罔上”。

千万不要小看这“护党罔上”四个字,历朝历代的皇帝,没有不对这四个字深恶痛绝的。

你贪渎,你无能,你残暴,你好大喜功,这都不是问题,但是你敢跟别人勾结起来骗我,那就他吗的不像话了。你们一群人今天敢抱团骗我,明天就敢抱团反我,我这个皇帝还怎么当?

万历皇帝越想越气,把张位、沈一贯叫过来,说当初杨镐他爹去世,是你撺掇我给他夺情视事。我说你怎么那么积极,原来是早就商量好了糊弄我啊?你们俩呀,停职闲住,歇歇吧。

这一下把两位阁老给吓坏了,又是请罪,又是自贬,几乎没晕死过去。首辅赵志皋也拼命说好话,替两位同僚开脱。

万历皇帝后来气稍微消了点,仔细一想,这两个人平时办事也算得力,给别人发私信也算不得什么大事,这才下旨让他们继续留任。

处理完了内阁的两位大臣,朝廷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