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6章

“少帅。”

“人来了!”

就在这时,一名侍从入内报道。

“请他们进来。”

“安排泡一壶龙井。”

摆了摆手,蔡卓盼时道。

“是。”

伴随着侍从的离去,一行身影出现在了督军办公室。

两名头发花白的老者在两名中年人的换扶下,来到了这座淞沪统治中枢。

“陈老,萨老!”

上首的蔡卓已然起身,肃然迎上前去。

面对两名炎黄海军元老,他的心中除了敬重,还是敬重。

萨镇冰,先后担任过清朝海军统制(总司令)民国海军总长等重要军职,一直矢志不渝的支持抗日。

陈兆,先后担任海军部舰政局局长、江南造船所长、福州船政局长,创设海军飞潜学校。

前者已经78岁,后者也75岁,两人退休后家居福州,同陈绍宽一起创办私立勤工工业职业学校及福州孤儿院,

生为国为民。

换扶着萨镇冰的正是他的儿子萨福均,铁路工程专家,历任粤汉、川汉铁路工程师,现任淞沪交通部副部长,主持

松沪全境铁路修建事宜。

而挽扶着陈兆的中年人却让蔡卓多看了一眼。

“了不起。”

“当年若无蔡松坡,这民国也许就没了。

“今天,蔡松坡的儿子护住了淞沪,更为炎黄脊梁。

“蔡家父子两人皆为英雄。”

萨镇冰、陈兆仔细打量着年轻英俊的蔡卓,赞叹出声。

“二位过誉了。”

“先请坐吧。”

面对两位年近八十的老者,蔡卓展现出了温文尔雅的一面。

旁边的侍从已经把泡好的龙井端了上来,一行人坐在沙发上品茗,蔡卓亲自为萨镇冰、陈兆倒了一杯茶。

然而,萨镇冰同陈兆对视了一眼,忍不住开口问道:“敢问蔡少帅,是否打算发展海军?”

“萨老、陈老。”

“沈觐他们应该跟你们说了。”

“淞沪方面除了浦东造船厂之外,正在投建的一座中大型造船厂即乍浦造船厂。

“从合众国订购了一座大型造船厂的设备也会在12月中下旬抵沪。

“实际上,浦东造船厂已经在尝试制造鱼雷艇、潜艇。”

迎着两位老者的瞩目,蔡卓大大方方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