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9章

递过来的毛皮披风挂在身上,初春的时间,还是很冷的,尤其还是在小冰期,“路上遇到了一些不知死活的蛮子,打碎了不少陶器”

那些铜器和布匹还好说,前者最多磕碰一下,后者染了血漂洗一下就行了,但是陶器碎了就真的碎了,想起来就觉得心脏抽搐。

“这个时节野外为什么会有蛮子”

“不知道哪里来的生蛮,看看能不能干活吧,不能就拿去祭了吧。”

周人一样搞活祭,不过,他们比商人要讲究一些,他们几乎不拿自己人祭祀,但是蛮子就不一样了,毕竟在这个时代,不管是周、商,甚至本身就是蛮子的楚、盂、夷以及不部分的熟羌都认为生羌这种生蛮是不算人的。

从法律的意义上来讲——如果他们有法律的话——这类生羌蛮子应该归类为野生的双足人形动物这一类,因此,周人在拿他们祭祀的时候,甚至都不会走人殉的规格,完全是当做猪羊的下位替代品在用。

“最近城里来了一队商人,君上要去见见他们吗?”大邑商最擅长的就是跑商贸易了,所以,周国的小邑出现他们的贸易车队也是很正常的,不然后世也不会用“商”来形容贸易人员了。

不过,这里的商人更加接近于洗白的山贼或者海盗一些,简单说,他们是在打仗抢劫之余顺便做点小生意,如果城邑比较稳定,且武力充沛的话,就是来做生意的。

如果对方战斗力一般,那么看情况是否是来做生意的,而如果遇到对方因为某种原因损伤惨重,那么就肯定不是来做生意的。

为了这些商人不会变成最后一种情况,家主都必须抽空接见他们,一方面是看看能不能贸易交换点什么特产和手工业品,一方面则是告诉这些家伙,家主胜利归来了,武士们也都在,要想搞事情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武力。

在意识到这个小邑的武德足够之后,商人的车队也就没有闹什么幺蛾子,而是正常的在闾右的路边摆开摊子,各色的商代陶器、人偶、木制品、漆器甚至还有这个时代的硬通货和最畅销的商品——纺织品。

没有具体的价格,虽然商人铸造了青铜贝币,但是那更多是大额交易用的,贵族之间使用的钱币,更加近似于现代的支票,所以,日常的交易还是以物易物为主,而贝壳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常见且大量使用的等价物。

成串的色彩艳丽的贝壳系在绳索上,哗啦作响,贝壳是一种常见的以物易物的时候的等价物,与其说是货币,不如说是一种用量大的商品,其价值并不恒定,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