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七十三章 百家法

之间,还是因为询问他对于自己所学稿件的想法。

对于镇朔院长的做法,他也不觉得奇怪。

函夏百家修行大致可以分为明心境、浩然境、文心境和圣贤境四个境界,其中明心境细分出明心、诚意、修身三个小境界,同仙道炼己筑基细分出的调息、开脉、筑基类似,都没有太多超凡力量。

其上浩然境,也可以指代蕴气境,指代的是凝聚出第一道独属于自身的文气后,此后便可以修行百家神通,力量受到修行的百家学说影响,强弱差距较大,但整体基本还是保持在等同于仙道炼精化气的程度。

不过百家修士有一个好处,他们同六官体系的融合度很高,手持官印的情况下,力量能够提高半级,必要的时候,还能借用对应的神道神位,例如县令驱使城隍神力就是其中代表。

再上文心境,也称之为铸心境,指代的是文气凝聚,心意混同,念合秩序,铸就文心道宝的境界,这个境界在百家之中可称之为大师、宗师,于在儒道被称之为大儒,于画道被称之为画宗,于兵家便是名将、元帅一流。其力量强度大致等同于仙道炼气化神,同浩然境一样,可以承受六官体系加持下,力量比起正常境界要高半级。

最后的圣贤境,也就是历代百家学士的最高境界,同样也是当年追溯帝君离开函夏大地的百圣所处的境界,境界上等同于炼神反虚,传说最强者不次于炼虚合道,但具体情况如何,函夏内部的百家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此刻,弥罗眼前的镇朔院长便是一位文心境,主修杂家的百家修士,所学之法对于心性和道德要求没有像儒家那么高,处事也是更加圆滑,能够为了书院学子放得下颜面。

要是一些专精于儒家礼法学说,或者法家学说的文心境修士,就未必能够做出在弥罗学习的时候,邀请他讲课的事情,更不要说想将弥罗的手稿留在书院内。

不过,镇朔院长的想法,也符合弥罗的利益。

虽然原稿修订后的原典会凝聚一些特殊的秩序力量,但对于弥罗而言,更重要的是将手稿的内容传递出去,方便汇聚对应的人道秩序之力。

对比起来,原典上的那点力量,反而不重要。

只是让弥罗有些在意的是,眼前这位镇朔院长口中说着希望弥罗能够留下手稿,供后人瞻仰,具体行动上却是各种对于弥罗治理理念的学习和研究,表示会将其传播出去。

听起来,这位镇朔院长似乎猜到了弥罗的一些思路,此刻开口求取手稿,更多的是让弥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