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儒生,只是对老儒拱手道:“敢问前辈是如何看出我的痕迹的?”
弥罗有些好奇,他的对于百家的认知,在一次次辩论的和比斗中升华,如今气息同四周相合,随着人道秩序起伏,按道理上来讲,不应该被人察觉才对。
那老儒只是笑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弥罗面色微变,这句话源自于太虚幻境中儒家圣人孔子之言,出自孔子和其弟子子贡的对话。
其原文大致是: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
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
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这里,孔子是借助天,向自己的学生阐释一切规律、法则皆无言而自化,需要自己观察发现的道理。
深入探索下去,还可以得到启发弟子向更广阔、更深层的领域去思考的道理。
但此刻这老儒所言,却并非字面上的意思,他其实是指出了弥罗此刻的问题。
正如王曦明所言,弥罗虽然得到了人道秩序,但他修为进步太快,还是差了些许火候,因此在气息上难免带有些许人为的痕迹,而这却恰恰和弥罗的修行之道有所冲突。
弥罗之道在于包罗万象,其表象于天,运转亦当如天一般,不曾言,却运转万物。
明白这一点的弥罗,周身气息立刻出现细微变化,原本特地去契合周围人道秩序起伏的气息,变得随意起来,而也正是在这有意无意之间,气息却更加契合四周变化,且难以捉摸。
老儒见状,面露惊叹之色,而后又有些犹豫道:“我不过一言,你便有所领悟,此等天赋,未曾入我圣道,实在可惜。不过,我那老伙计在飞升前虽传你自身理念,收拢百家学说,却没有让你转修圣道,反倒是有意帮你隐瞒根底,让我等都察觉不到你的根基核心。所以,你身上到底隐藏着什么?”
弥罗闻言,沉思片刻,不由看向边上的两位年轻儒生,正打算传音告知,老儒却先一步开口:“三缄其口!”
话语落下,人道秩序汇聚,化作无形的枷锁封锁四周信息流动,同时断去了二人开口的可能,甚至还顺着二者文气,融入文心之中,一旦有人强行让他们开口,只可能引起文心震荡,造成反噬。
弥罗这才回应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同先前老儒开口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