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3章 小万下聘

的那封建议盐引制度改革的折子,在朝中引发了巨大反响。

据说吏部,户部的大人们,在参照了这份折子后,对照辽东,漠北以及河套边境的“开中法”实施情况,发现北面的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经过调查,曾经有商人押运粮草到建州等地,结果等了七八年,都迟迟等不到“守支”,竟有人因此客死他乡的恶劣情况。

这些商人多是徽州、两淮的南方盐商,在北面陪得血本无归,家人回去后痛诉乡里。结果造成南人无意继续北上开中,浙江两淮盐场配额不敷,但是朝廷却依然在滥发盐引的恶劣景象。

除了部分皇亲贵戚和私盐贩子,竟然无人得利,朝廷反倒还背上了骂名。

要知道比起西南,北面才是大明的真正“心腹之患”,从北方草场骑马之下京师,不过数日即可到达。

朱见深因为西南大捷而兴奋不已的心情,在看到这个折子后,一点点地熄灭了下去。

这几日朝臣们都在讨论《开中法》。

保守派提出了温和的建议,只是提议将押送到边境的粮草改为银两和铜钱,这样就可以杜绝出现商屯的问题。

激进派则认为此法还是彻底取消了比较好,本来历代盐务都是由官府控制,《开中法》却让只会逐利的商人加入了进来。商人逐利乃是天性,他们才是一切败坏的根本。强烈要求禁止此法,永绝后患。

两派人物为了各自的观点每天在朝堂上吵吵嚷嚷,朱见深批阅奏折的心情一落千丈。

虽然至今吵了半年多,还没有吵出一个结果,不过邱子晋的功劳,小皇帝还是看得见的。

小皇帝认为小邱的巡检工作干的很不错,可以再接再厉。

不过皇帝暂时还想不到下个让他巡检的地方。就暂时先授予他“从侍郎”的官职,还是在刑部上值。

一下子从九品升到了从七品。目前看来虽然还不是很高,但是考虑到这位高中探花郎还只是今年年初时候的事情,短短一年之内就两升两级,已经算是深得圣心了。

不但如此,小邱家世代行商,啥都不缺,就缺点“官威荣耀”,妆点门楣。

皇帝还特意封了小邱的母亲一个七品敕命夫人的头衔,赐造恩荣牌坊一座,以表彰其育子有方。

邱子晋本来就是“榜下捉婿”的热门人选,如今又得到了如此的恩宠,教朝中大佬和有女儿的皇亲国戚们都眼热不已,都想将他招为女婿。

不过在听从江西颁指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