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2章

季节,放干鱼圃池水,从而获得里面的鱼获。

而现在发现的商代鱼圃结构来看,这种鱼塘并不是一层,而是多层套嵌,在放水的时候,会在出口拦上木片做的栅栏,让小鱼进入下一个鱼塘,只留下大鱼,从而避免破坏鱼群的繁衍,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不仅如此,在商代鱼塘周围,还有大量的沤肥坑,桑树林以及豚溷(猪圈),从发现的陶器残留物分析,当时商人用鱼骨和鱼内脏作为饲料养猪,以猪粪、蚕粪沤肥,残渣和死蚕作为饲料喂鱼。

而青铜虫首樽祭器的发掘也说明,当时的人,已经懂得如何养殖一些容易存活的昆虫作为鱼和牲畜饲料,这让我们原本推定的春秋时期才出现的生态农业养殖技术往前推到商代。

第三十三章 发出嬴驷的声音

春季,春耕时分,野人和农夫们在田地里面终日劳作,妇人和少女们则挎着篮子在田边采桑,商代已经有成规模的丝织技术,甚至出现了复杂的织机,制造的细绢多用于祭祀使用,并且甚至发展出了比较丰富的手工织法。

不仅如此,在商代也开始有人工种植的桑林,可惜,子受下令在鱼塘边种植的桑树还未完全的成熟,不过,也可以用于养蚕使用。

桑树幼苗一般第二年开始就可以养蚕,只是产叶量较少,一般是年幼的女童负责采集,而稍大一点的少女们则嘻嘻哈哈的爬在桑树上,一边采摘桑叶,一边摘取青色的桑葚当零嘴。

粗布的衣裙卷在腰部,露出两条白生生的大腿,骑在树杈上,引得路过的年轻小伙子目不转睛,而后者往往被家里的长辈一巴掌扇在脑袋上,拖着往地里去干活。

3~4月份是华北地区春耕的日子,而4月份也是桑葚成熟、桑叶茂密的日子,标准的农忙时节,无论男女都有做不完的活。

男人需要一大早的起来,吃过早饭,就下地耕作,多亏了商王弄来的牛,至少沫都周围是普及了牛耕了,但是,这些牛都是属于王室的,而不是属于贵族或者自己的,所以,下了牛犊也是商王的,吃的草和谷子却是自己家的。

可是,野人和国人们也依然觉得自己赚了,甚至那些贵族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用大王的牛干活,那自然是要喂料的,牛瘦了还要罚款。

沫都周围大小邑皆是如此,但是更远的封国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只是大家也不觉得意外,毕竟这些牛都是当初的战利品,大家也都分到了自己的份,不够用只能说明作战不够勇猛而已。

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