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9章

人身上发泄出来!

当他们悄悄自酸枣一路北上,如瘟疫一般在东郡蔓延开时,陆悬鱼原以为会是一场新的麻烦——这的确是很麻烦的。

他们仿佛是一群贼寇,但与寻常贼寇又截然不同。寻常贼寇是活不下去的农人集结而成,战斗力通常是有限的,跑也没那么容易跑。

而鲜卑人也不知道都是在什么地狱模式里内卷出来的,战斗力参差不齐,但求生欲竟然还极强!又能吃苦,又能逃跑,想抓他们就很麻烦!

毕竟在袁绍的围困下,臧洪的地盘只剩下半个东郡,另外半个都是袁绍的人了!

但她完全没有想到,那些原本想要北上,或者已经开始往北跑的士族又渐渐地退回来了。

其中甚至还有一些原本依附袁绍的东郡官员,也跟着士人一起跑来了。

……那次其实算不得钓鱼执法。

她的兵马在黎阳以东修整,她自己同几个亲信骑马出来溜达溜达,侦查地形,在一片丘陵高地上往下望时,见到了那么一支队伍经过。

看起来是世家,但更像一支私军,两旁的健仆都带了武器,十几辆辎车沉甸甸的,碾在土路上都轧出了车辙,前面有一群青壮年士人开路,后面轺车上坐着白发苍苍的老头儿,高冠博带,很是威严,不仅有陈珪的气势,手上还有一根形制很特别的杖。

错金银的鸟儿在杖头昂首挺胸,老头儿坐在车上也是这般模样。

“神气什么!”有人在她背后嘀咕。

“你难道不曾见到?那是鸠杖!”

“鸠杖?”她想了一下,忽然懂了,“朝廷发的那个?”

封建王朝的皇帝们一般对自己治下百姓们过得好不好很在意——当然也许其实不在意,但没人把这种话说出口,甚至大多都得整点面子工程。

其中“老人比较多”这件事就很给天子面子,还会特意发一根头顶镶嵌鸠鸟的手杖表彰一下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不表彰他的才学品行,就表彰他活得久,给天子长脸了,反正汉朝人没有老龄化社会的概念。

有了这根鸠杖,老人就有了一些特权,比如说做点什么国家垄断经营的生意,比如说得到国家发的粮米,比如说寻常人斗殴只按斗殴论处,持杖的老人要是被打了,不管轻重对方都有被判斩首弃市的风险。

再考虑到东汉后几位皇帝都不怎么着调,天灾频仍,底层平民别说活到七十岁,能打个对折都不敢诉苦——能拿到这东西的大多不是穷苦老人,这就更惹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