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2章

仓亭津的守军原本制订了这样的规矩,庶民们也不曾有人敢抗议,乖乖地拿着守军发给他们的竹签,排队等着上船过河。

但世家豪强当中不可避免的有人产生了抱怨。

——他们的家眷、仆妇、仆从也有数百甚至上千人,更不用说一辆辆的车马,为什么不能征用小船?大船运自家的家当,小船运自家的仆役,这才对劲!

这样的争吵日复一日,甚至传到了经过濮阳,准备继续东行的司马家这里。

“咱们的箱笼倒少了些,过河却方便呢,”有小司马这样悄悄嘀咕,“三姊哭了一整天,又不敢令大父听见。”

司马懿瞥了一眼,悄悄勒了勒缰绳,令马儿走得慢了些,不知不觉地来到老爷子的轺车旁。

“大父,阿馗不解大父为何将家中衣锦皆赠陆廉,正盼大父解惑。”

老司马抬了抬眼皮,“他之前替你涂了粉,想推你去陆廉帐下,你因此心存怨怼,想我责罚他是吧?”

司马懿缩了缩脖子,“他若是言行谨慎,大父自然公道待他。”

这个略有点幼稚的对话并未继续下去。

“莫说大汉四百年,便是千年的阀阅门户,在胡人眼里又算得什么?”老人淡淡地说道,“咱们现下还不曾过河,便是过了河,这一路也未必平安。”

既不得不调头南下去徐州避难,总该交好陆廉,有这点人情在,不管以后有什么事,或是求她救援,或是求她举荐出仕,都要方便些。

世家与庶民究竟有何区别?不过是那点名声罢了。

司马家这些孩子们每每在人前,都要被父亲严加管教,因此传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的端肃名声,也是这么经营来的。

这东西脆弱得很,因此才要更加小心地经营。

这个问题勉强获得了答案,但司马懿还想再问些什么时,远处忽然有人丢了箱笼,抱了孩子,掉头疯跑起来。

那些人跑得那样惊慌,连脚下的布匹也无暇去捡,完全是只顾着逃命的架势!

旁人还不曾察觉时,这不同寻常的一幕立刻被司马懿注意到了!

“胡虏!胡虏!”

他们赶路这样快,竟还是遇到了胡虏!

比起跑得飞快的司马家,陆悬鱼的队伍就慢多了。

百姓们被解了绳索是不假,但他们还需要吃饭,需要喝水。

天气这样热,田间地头的河边又不时漂过几具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