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章 余闻甚慨

治不好病。

效果是有的,大体是治标不治本,身体强壮的人借着药效抗一抗自己就熬过去了,身体虚的人喝几服下去似乎好多了,起来一干活立刻又不行了。

——然而这些问题在墨鲤面前,都不是问题。

孟戚听着大夫用天南地北的话,跟病患随意地聊着,有时候病患的口音重了,墨鲤听不明白,就会耐心地用那儿的话再问一遍。

遇到那些年纪大了,口齿含糊的老者,墨鲤就小心翼翼地用内力探查经脉。

只要扎针能痊愈的,墨鲤就不会让人吃药。

就算开方子,也尽量选一些价格不高的草药,效果可能不好,至少负担得起。

墨鲤跟野集这些人的交谈毫无障碍,他了解穷困之人的难处,知道痼疾的病因,拿捏得了病情的轻重,更兼令人心神舒畅,说是春风化雨也不为过。

在旁人看来,可不就是神医?

“大夫,还是你的医术高,我在家乡的时候也去过医馆,也扎针,都没这么快。”

面对野集乡民的称赞,墨大夫并不收下,反而劝道:“许多坐诊的大夫年纪都不小了,眼都花了,这怎么能比?”

另一人立刻摇头,坚决地说:“大夫太客气了,扬州闻名的神医我也见过,可没能一口说出我的病症。”

墨鲤失笑道:“扬州繁华,河流遍布,不像平州雍州这样缺水,你这种没有好好调理又长年累月缺水喝才落下的病根,扬州的大夫怎么能知道呢?”

众人十分信服,出得门后,逢人就夸宁道长请回来的大夫医术高明,懂得多,人又谦逊。

在屋檐下烧水的孟戚听了,莫名地觉得脸上有光。

他进了屋,看到墨鲤这里的病患只剩下最后一人了,终于忍不住悄悄凑过去问:“你究竟会说多少方言?”

“……我老师去过的所有地方。”

墨鲤拈着一根银针,放在火上烤了烤,头也不抬地说,“当年老师云游天下,想要济世救人,刚走出一百里路,就发现他听不懂乡民说的话了。古往今来多少神医,并不是败在世道不平、自身能力不够上,而是因为语言不通。官话虽好,但是乡野之民,又怎么会说一口流利的官话呢?于是他发誓要学遍天下方言,要是连这点做不到,谈何济世之心?”

孟戚失神地想,当年楚元帝征战天下的时候,他们这群人听得懂当地的话吗?

没有,大家彼此之间都说官话,有个别出身太差的,也努力学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