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4章

而这套营造法,如果有足够多熟练工匠,子受甚至可以只用五天拆掉鹿台苑的任意一座建筑物,然后再用半个月时间在任意一个地方把它再装出来!【历史上有案例,真的可以】

同时,因为所有的工件、模料都是标准化的,甚至因为这个部分不够标准化,后来还修订了两次,到了子受看见的完成版的时候,已经相当的完善和详细了。

基本上,你学完这个,去古代当一个将作监管事或许有点不足,但是去当工部尚书完全可以,因为这套营造法的起因并不是为了修奇观,而是……

土木工程贪污严重,耗费巨大,没有标准化施工导致各级成本无法核算,从而逼得皇帝不得不命人深入考察,搞出来的。

而因为“工料太宽、没有用材制度”于是,又让李诫修订过,而这位又是在将作监待了十多年,修房子都要修到吐的那种人。

于是到了子受看到的时候,已经是历代修订过了几次的,涵盖各个工种操作规范、技术要领、各种建筑物构件的形制、加工方法,并且可以“随宜加减”的产物,基本上算是半模块化了。

其中,和明清建筑物的最大的区分特点就是,没有把装饰构造独立出去,而是把装饰结构做到主体结构里面,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装饰结构本身可以拆开为若干标准件,然后拼接起来的,而明清则又开了倒车变成了单独的装饰结构。

好吧,不能说是开倒车,只能说是,搞工程贪污的技术手段再一次超过了反贪污的技术手段,包括这套技术的几乎完全失传,还得到近代林徽因等修复唐宋古代建筑物的时候,变拆变研究才复原出来的原因大致如此。

毕竟这玩意儿已经给你把材料多少钱,运输多少钱,处理要几天,一个劳力干活要多久算的明明白白。

材料又是模块化的,还没有单独的装饰构件,甚至于长短中工,大中小各级工料都是按照10%的区间等比例增减。

基本上,学会这玩意儿,你当工部尚书的话,没人能在工程造价上糊弄你,啊,但是,也正因为没人能在工程造价上糊弄上司,所以它飞快的失传了.jpg

对于子受来说,完整的教会这些匠人怕不是在做梦,他们字都不认识,比例什么的更是寄吧的扯淡,让他们算等比例?那你还不如把他们祭了更快一点,但是,用于管理工程进度,开销,花费以及纯粹的照着抄却没有问题。

只需要照着料例抄,制作工序里面,适合商代的就用,不适合的就依然用老版本的方式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