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六十七章:税赋比率

想到此处,贾环不由向王家主问道:“王家主,不知这寻常百姓种下一亩田,大约能收入多少钱银?”

见县令大人竟是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王家主受宠若惊,他忙说道:“启禀大人,这一亩田一年下来,大约能收五六百斤粮食。”

“而那些百姓卖出粮食的价格,一斤也就在两文钱上下,因此,他们一亩地收入也就一两多银子。”

“因而……”

嘶!

听到这儿,贾环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百姓一亩地收入一共才一两多银子,自己居然一下就要全都给收走?

要真的这么收的话,那真的是比贪官污吏还贪官污吏了!

不过隐隐间,贾环觉得哪里不对的样子。

他忽然想起他前世看过的清代《赋税全书》的记载。

全国各省征收的田赋标准都不一样,负担最重的就是江南各省以及陕西。

江浙两省田赋的标准为每亩派银7钱3分,外加每丁编徭银2钱1分,总计每亩交银9钱4分。这样算下来,10亩田地就要向官府交税9两4钱。

并且官府收取税赋从来都不是按照规定收取的,通常都会上浮个两三成。

实际上在江南十亩地大约要向官府缴纳十一两左右的税赋,这比他一亩地一两银子的税赋还要高。

要是一亩地百姓只有一两银子的收入的话,那些江南的百姓,岂不是都要饿死?

好吧,虽然那是清朝的资料,现如今是大夏朝,但也不应该相差如此之大才对。

想到此处,贾环不由问道:“王家主,这不对吧,我怎么听说江南的税赋一亩地便高达一两银子?”

“若百姓一亩田只能收入一两银子的话,那江南的百姓岂不是要饿死?”

听到贾环的质疑,王家主忙说道:“大人有所不知啊,江南地带,实是一年两熟的。并且他们耕作要更精细,亩收本比北方要多的。”

“并且他们不光种植水稻,同时还种桑麻等作物,因此,他们一亩田一年能收入二三两银子。绝非我们北地可比。”

“如今我北地一年一熟,一亩地一年也就收入一两银子上下。大人若是不信的话,只管去打听,若我有半分虚言,任凭大人处置。”

如今北地还是一年一熟吗?

贾环记得,好像在明朝后期,随着夏播大豆的推广,华北地区便开始两年三熟的耕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