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7章

军的蓝田大营,将带领十五万精锐前往函谷关。

蒙恬,这位蒙家的第三代核心子弟,已经十八岁,也即将走向战场,以一个小卒的身份。

蒙家属于蒙恬的小院中,蒙恬身着秦军的制式战甲,正踌躇满志的举起酒杯,对杨明道:“可惜,这一次还是不能与你一起并肩作战,真的是遗憾啊。”

“你若是信得过我的话,就留在咸阳。”

蒙恬在临行之际,只将杨明邀请至此,可见杨明在蒙恬心中的分量,对于这样的好友,杨明自然也不吝啬,于是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难不成甘泉宫缺一禁卫吗?”蒙恬难得地开起了玩笑道。

“如果我说是呢?”向来喜欢好玩笑的杨明此时面对蒙恬的玩笑,却是十分严肃地说道。

蒙恬闻言也收起了戏谑之色,作为杨明在咸阳城最好的朋友,杨明在了解蒙恬的同时,蒙恬也十分了解杨明,见杨明如此神色,蒙恬哪能还不知道杨明的态度。

“这件事情可不是开玩笑。”蒙恬凝重道。

“你若信我,就留在咸阳,到时候我会让你明白一句话。”杨明道。

蕞城一战,对杨明来说将是一次巨大的机遇,面对这样的机遇,杨明又怎么可能忘记自己的好朋友好兄弟蒙恬。

“什么话?”蒙恬追问道。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杨明回忆道。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蒙恬默念着,随即将杯中酒意一饮而尽,感觉到一种来自灵魂的颤栗感,这句话岂不正是说在了每一个有着抱负的少年心中了吗?

“好,那我就留在咸阳,等杨明你带着我立那不世奇功。”蒙恬道。

第168章 边骑入梦来

秦王政六年,三月初,五国合纵联军先头部队与秦军交战于渑池,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北起秦国太原郡,南至南郡,东自东郡,西至函谷关面前数千里的战场之上,同时陷入了大战之中。

在这一个个战场之中,函谷关的战场无意是最引人瞩目的一个,其它的战争,无论是秦国取胜,还是合纵联军取胜,对于双方来说都只是土地人口的得失而已,还算不上是伤筋动骨,但函谷关却不一样。

历次合纵联军多在此处折戟沉沙,秦军在此处一次又一次击退了敌人,此处,可谓是凝聚着两军信念的所在。

合纵联军若能攻破此处,最差的战果也是动摇秦国这些年来侵占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