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章 除夕之夜 上

三年里,马侍郎用这种类似于“老鼠背米”的方法,一点点地蛀空了内库,蛀掉了一年整个皇宫的用度!

这次之所以会事发,是因为人心不住蛇吞象,马伟的侄子王文宝虽然负责最重要的入库环节,但是在分赃的时候得到的却是马家三人中最少的。

不甘心的他,又买通了在保定庄子里的工人,私自夹带了一部分假银成品出来。然后自己通过关系,卖给京郊的地痞流氓——这件事就连马氏父子都不知道。

若不是那个姓候的在临水居茅厕诈骗的时候,被万达和杨休羡逮住。这个持续了已经三年的“狸猫换太子”之计,还不知道会继续多久,搬空多少内库银两。

看到袁彬呈上来的奏折,朱见深简直是气笑了。

户部的官吏,内库的太监,沆瀣一气,将皇帝的钱当做自己的钱,搬起来毫不手软。

一想到父皇在最后两年封赏的那些功勋老臣,边军将领们手上拿的居然都是假银……身为皇帝竟然也不知道自己有何面目对他们吐出真相了。

说不定人家早就发现了,只是碍于这是皇家赏赐不敢说吧。

这还不是让朱见深最为愤怒的,最关键的是……

这次被发现的假银案,已经影响到了他接下来预备对广西用兵的大事了。

广西瑶乱,祸害已久,已经成为大明西南角的一根刺,扎的几代明朝帝王都心痛不已。

从洪武年间开始,就有大藤峡的侗人不满朝廷对当地土人的压迫,聚众截杀县令,夺走官印和朝廷的诏书。接着又发生了宣化府的当地土人攻打南宁城事件。

在洪武十九年,大藤峡的瑶民因为朝廷强征赋税,侵占山林。集体起义后,杀死了广西布政使司参议。

不久之后,更是将朝廷前来平叛的壮族百户覃福,当众碎尸万段。

据说覃家的家人前来收尸的时候,除了覃福的指甲,居然找不到半点剩下的骨血。

到了永乐年间,永乐大帝朱棣又是围剿,又是诏安,却始终不能拿下大藤峡。

经历了宣德朝后,大藤峡叛军的势力愈发做大。

到了英宗的正统年间,更是出了一个瑶族枭雄,名叫做“侯大狗”。

这位出生在大藤峡罗渌洞田头村的瑶民,拥兵数万。将原本散乱无秩序的瑶族、侗族和壮族组成的起义军,整合成了步兵、骑兵和水兵三军,他则是三军统领。

十几年内,侯大狗攻占下了广西的柳州、浔州和梧州,杀死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