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

的考虑,建了新城容纳这些外人居住。

因此旧城住的多是读书人,路上行人稀少,新城住的多半是富贵商人,商人要外出交际,所以新城是热闹非凡。

林延潮让女眷留在船上,自己下了船后便去了新城,现在这新城也无法容纳更多的居民了,不少市井百姓又搬至城下居住。

新城里有砖雕门楼,鳞次栉比的屋脊,小巧的绣楼。在这里十万家产的商人都是出不了头,只能算是小富而已。真正的大盐商们生活可谓奢华至极,各种吃穿用度不提,扬州最有特别的就是这里的风月产业,扬州瘦马更是天下有名。

张汝霖的儿子张岱在他书中记载里写到。

扬州为巷者九条。巷故九,凡周旋折旋于巷之左右前后者,什百之。巷口狭而肠曲,寸寸节节,有精房密户,名妓、歪妓杂处之。名妓匿不见人,非向导莫得入。

由张岱的描述可知城里居民十分密集,连带着道路上拥挤不堪,路上行人接踵摩肩,历史上外国人来到扬州感叹于街道上人口之多,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但其实这一幕不过是居民的日常而已。

众人行在在新城里,路上随处可见的鱼肠小巷里,不知住了多少人家,其中有不少名妓就居住于这样的巷里,必须有专人带路方能一见。

也有怀才抱艺,精通词曲的乐工乐师,也有为见佳人一面,散尽钱财而穷困潦倒的读书人。

不过扬州不是属于他们,这里的繁华是属于城中那些盐商,宦官以及他的子弟,他们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概说的就是如此。

王士性有相熟的红颜知己,也有想见而未见的佳人,于是邀林延潮与他一睹杭州繁华。

林延潮当即拒绝了,而他这些学生早知道扬州繁华,心底也是按耐不住。

但林延潮想起七十年的事,虽心底感叹,也是同意他们出门,但天黑必须回到船上。

学生答允一声便离开了,而林延潮则与展明,陈济川打听后,却来到一处盐商的家中。

没错,这家盐商就是梅家。

梅家在扬州的宅子,远望去青砖黛瓦,与其他没什么不同,确实钱财到了梅家这地步,应该是要藏富不露了。

林延潮递上名帖通报后,门口的梅家下人脸色一变,然后立即入内禀告。

不久梅家大宅打开了中门,一名老翁,以及两位男子一并出门迎接。

这两位男子有一人是梅侃,还有一人年纪略大他一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