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4章 总兵于修文

后选出臂力巨大的士兵投掷出去。

后来干脆是直接用做出了火药包进行投掷。

这也就是最为原始的手榴弹了。

看到这一幕后,罗志学直接吩咐了军械部的军官,让军械部立即展开手榴弹的相关研究,并且尽快拿出来堪用的手榴弹。

随即又吩咐军政部那边,准备挑选数百身强体壮,臂力过人,心理素质过人的士兵,用以编练一个专门投掷手榴弹的部队。

罗志学没说要大规模生产手榴弹,然后再给普通士兵大规模配属。

这不太现实。

首先这年头火药昂贵,手榴弹因为装药的缘故同样也昂贵,大规模批量装备的话成本太高,根本不可能大批量装备。

再次则是这年头的火药威力一般般,如果要确保手榴弹威力的话,那么手榴弹的体积和重量都不会太小,这重量一上来,那么寻常士兵可能就无法投掷太远了。

最后手榴弹肯定还是会采用直接点燃火绳引发的模式,同时掷弹兵点燃火绳后还不能直接扔,因为火绳燃烧需要时间,太早扔过去的话,万一被敌人捡到再扔回来,岂不是要完蛋……

所以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再投掷出去,这意味着操作风险非常高,甚至比现在的臼炮操作风险还要大,对他掷弹兵的心理素质要求非常高。

因此,选用一些身强体壮,臂力良好,同时心理素质过人的士兵作为专门的掷弹兵是非常有必要的。

至于给普通士兵使用,用不起不说,而且很容易出现敌人没炸到,自己却是被炸死一大片的情况。

搞手榴弹和掷弹兵,这是罗志学临时起意,甭管后续有没有大用,先搞了再说。

不过他也不准备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的资源和心思!

战争利器,还得是火炮,尤其是大口径火炮。

手榴弹,这充其量是战术性武器,而火炮却是战略性物资,两者的重要性不在一个层面上。

临湘城十九日的激战进行到下午,楚军开始收兵的时候,临湘明军在城外的所有突出部堡垒都已经丢失了。

明军之前在城外,主要是东以及北,南三个方向一共构筑了大小九个突出部堡垒。

这每一个堡垒都是有壕沟进行联通,并能够和城内进行联系。

但是经过两天激战后,这九个突出部都被楚军给一一攻克。

更重要的是,明军丢失的不仅仅是九个突出部,更有三千士兵以及一批部署在城外的轻型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