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九十一章 机械和实业

装饰用的泡钉……

盔甲所用铁片生产里的‘锻打铁片、给铁片打磨去毛刺、给铁片转孔’这三道工序乃是盔甲生产里耗时最多,对工匠要求也是最高的工序,同时成本也是最高的三道工序。

就是因为这些铁片生产困难,因此古代盔甲里的鱼鳞甲,扎甲或布面甲这种由众多小铁片的组合起来的盔甲,往往都非常昂贵。

一整套步兵使用的普通全套布面甲,往往需要二三十两银子,这个价格大体上和一匹普通的蒙古马价格相当。

而一支火绳枪的价格也不过三四两银子,这是明廷仿制生产楚制灭贼铳的价格。

一把上好的腰刀,嗯,也就是铁身钢刃,古代人们常说的钢刀大概一两银子左右,有时候还不用……

一门火炮也不过几十几百两银子,明廷铸造一门那些数十斤百来斤的小炮,比如虎蹲炮什么的,只要几十两银子而已,便宜的也就十多两银子。

长管的野战炮要贵一些,主要是良品率比较低,报废的多,饶是如此,明廷各作坊,最近两年铸造两斤半铁野战炮,价格大概也就在两百两到三两左右。五斤铁炮贵一些,但是也只要五百到一千两之间。

价格之所以有波动,纯粹看主官官员的心有多黑。

也就是说,一套普通的步兵甲,可以买四五支火枪或者一匹马。

一门两斤半野战炮,也节相当于四五套步兵甲而已。

而这,也是明廷,乃至东掳那边身披重甲的战兵数量很少,占据军队整体比例非常低的缘故。

明军里,往往只有亲兵或军官者,才会配属这种全套的步兵甲,而东掳那边也有类似的精锐,比如白甲兵。

至于其他人嘛,明军里有一大堆普通战兵,东掳那边也有一堆类似的八旗兵,这些战兵配属的就是很垃圾的盔甲,或者干脆就是没有铁片的棉甲了。

然后明军里还有一堆连棉甲都没有的征召卫所兵,青壮之类。

东掳那边也有一群打辅助的杂兵。

这交战双方的兵种配置其实都差不多,而导致他们做出这些共同选择的理由也是同样的:盔甲是真的贵!

一套几十两,那么一万套可就是几十万两了,而十万套可就是几百万了。

单纯的贵也就算了,偏偏这东西还没办法短时间内就大规模生产出来,因为传统手工打造的话,生产速度很快的,并且对工匠要求高。

这熟练工匠就这么点,所以他们就算有钱,战争时期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