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六十章 来都来了

那句话,大部分依旧是徒有其表,只有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府才能够建立小规模的工业区,但是整体影响也不算大。

如果是通过了省级审核,那么就是省级工业区,能够享受相应的省级优惠政策,基本上,如今帝国里几乎每一个省都有这么一个省级工业区,比如楚北的襄阳工业区,楚南的长沙工业区,广东的广州工业区,河北的天津工业区,浙江的宁波工业区,江北的通州工业区,安庐的凤阳工业区……就连没多少人的甘肃,都搞出来一个所谓的兰州工业区。

各个省级工业区受限于自身情况,规模有大有小,但是这些省级工业区也都是算是大楚帝国里的重要工业区了,支撑起来大楚帝国近半的工业产值。

再过来就是目前为止仅有的三个国家级工业区,分别是汉天府的大冶工业区,应天府的当涂工业区,江南省松江工业区。

这三个国家级工业区,其他先不说,但是政策优惠条件是巨大的,头两年免除所有税收,后三年减半征收。

这个优惠政策,是指国税以及地税一起,属于全面优惠。

很多地方为了发展自身的工业,其实也在申请成为国家级工业区,但是一直都没获得批准而已。

毕竟如今大楚帝国的国力有限,不管是技术人员还是扶持资金等等,都是有限的,大楚帝国高层想要的是先集中力量搞一批工厂,再带动更多的工厂,进而形成工业良性发展。

所谓的国家级工业区也好,省级工业区也好,其实都是通过税收优惠来刺激资金投入工业外,也是为了把零散的资金以及各类人才和资源都集中起来,目的是为了集中资源办大事。

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这里搞一个厂,那里搞一个厂。

在当代交通落后,陆地运输只能靠腿,河运和海运也只能靠风帆的时代了,全面开花是不靠谱的,光是运输成本就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

唯有集中资源重点发展若干地方,才能够迅速获得突破取得成绩。

如此情况下,其实帝国高层对地方上一股脑的搞什么工业区,是保持在口头上支持,实际上啥也不给的态度。

但是,辽东这边不一样!

在罗志学的规划里,辽东是要打造为帝国的大型重工业基地的,尤其是钢铁生产基地,因此必要的政策扶持是不会少的。

工业部的代表团汇集了考察以及和辽东地方的会谈成果,通过快报送到了金陵城后,罗志学只是简单看了眼,紧接着就是批示准许在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