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点也不像是农耕军队

到时候,等到哈密方向爆发战斗的时候,准格尔方面面临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如此,准格尔方面才会在哈密方向囤积兵力,但是却放弃了赤金镇、瓜州、沙洲等地,就是为了拉长楚军的补给线。

再从中寻找机会!

比如说掐断楚军的补给线,哪怕不能彻底切断,但如果能够阻挠一二,也能够对战局有极大的影响。

如此,才有了丹巴率军出征,绕过了楚军重兵集团,穿越沙漠和戈壁滩一路杀到临近瓜州的地区。

在出征之前,丹巴信心满满,认为自己的这一千精骑,哪怕不能彻底的封锁并切断楚军的补给线,但是应该也能够楚军的后勤造成一定的威胁,比如说迫使楚军主力减缓,甚至停止继续前进;再比如说迫使楚军调集更多的兵力用来保护后勤线,这保护后勤的兵力多了,前方用于进攻哈密的兵力自然也就少了。

哪怕大楚帝国号称有什么一百多万军队也改变不了。

因为大楚帝国在西域地区能够投入多少兵力,并不取决于大楚帝国有多少军队,而是取决于大楚帝国能够维持多少人的后勤。

而要维持一条从陕甘地区到哈密的漫长补给线……无数粮草和弹药都要从后方运输上来,甚至深入沙漠戈壁滩地区的部分区域后,连饮用水都得从后方的绿洲地区运输……

大楚帝国内部怎么看待这条补给线不知道,但是准格尔内部的高层光是看一看地图,就觉得这条补给线难如登天。

因此,强如大楚帝国能够在西域维持的兵力规模也是有限的,超过五万人恐怕就是常规的极限了。

在这个基础上每增加一万兵力,都需要额外付出更多的钱粮,更多的人口。

而这些,就是准格尔方面的机会了。

想要击败大楚帝国不可能,给准格尔高层他们一百个胆子,再做上一辈子的白日梦,他们都不敢奢望杀入中原,然后彻底把大楚帝国给干掉。

这是绝无可能的事。

他们要的很简单,那就是以战促和,通过在哈密方向给予楚军造成一定的损失,让大楚帝国方面认识到,光靠小打小闹,派遣几万兵力是不可能给他们准格尔造成什么实际威胁的。

如果真的要通过战争迫使准格尔方面屈服,那么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总之就是要让大楚帝国方面感受到,西域不是他们大楚帝国说了算,如果想要来硬的,那么就要付出巨大代价,得不偿失。

这个时候,准格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