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百六十七章 线膛枪泄露案

虽然有殖民地,但是殖民地所贡献的经济比重非常小,影响不了帝国经济的大局。

夸张一点说,那怕是瞬间失去了所有殖民地,其实对大楚帝国的经济也没啥太大的影响。

因为大楚帝国是一个横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以及大洋洲的全球性帝国,自身的本土以及海外直辖领地就拥有丰富的各种资源,可以出产几乎所有的各种经济农作物,矿产品,同时大楚帝国人的内部消费能力非常强悍。

\b不客气的说,帝国根本不需要什么殖民地一样能够过得很好。

\b当然了,没有虽然也能过得不错,但是有大量殖民地的话,那么就能过的更好,并且现在的大片印度,非洲,西亚,欧洲的殖民地还处于出击开发状态,并没有很好的融入到大楚帝国的经济循环体系里。

大楚帝国方面一直都是通过军事以及经济引导等诸多手段,不断的推动诸多的殖民地融入到帝国的经济体系里来。

这种所谓的引导,就是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或资源,施行单一农畜牧经济体系。

如果一片地方适合种植剑麻,那就全部都种上剑麻……如果一片土地适合种植棉花,那么就全都种上棉花,如果一片地方适合种植咖啡,那么就全部种植咖啡……

以此来扩大各种经济农作物的供应,同时这种单一经济模式还有另外一大好处,那就是可以更好的控制殖民地的经济,确保大楚帝国可以廉价的获得这些经济农作物。

这种单一经济模式,当你身在大楚帝国经济体系之内的时候,没什么问题,毕竟大楚帝国的各类物资是全球流通的,你一个国家都种植棉花了,那么卖出去棉花后就可以购买其他地方运输过来的粮食,布匹以及其他生活物资。

但是一旦脱离大楚帝国的经济体系,比如说有一天殖民地搞独立了,大楚帝国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进行经济封锁,不让其他物资包括粮食进来,那么殖民地里的土着们自己就得饿死。

而且这种单一经济模式会有着非常强悍的延续性,当一个地方的农民习惯了种植某一种经济农作物,比如说种棉花,连续种植了几代人上百年后,一百年后你让他改种小麦,他都不会种了……

如果再采取一定的定价措施,比如让当地种植棉花的收益略微高于重视粮食的话,那么农民自己都会主动选择种植棉花,这样一来,整个殖民地的哪怕是一百年,两百年后真正独立了,实际上也无法摆脱大楚帝国的经济体系。

这种情况在原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