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81章 传销花开

狂喜,在陈科长的眼皮子底下讨好任娇……这机会简直百年难遇啊。

只是,想到这一点之后,他看看张志宏,心里就有点别扭了,无不遗憾地扫了这两位一眼:我给你们俩出钱,你们去海上明月吃好不好?别在这儿碍眼啊。

当然,这注定只能是个牢骚,还是说不出口的那种。

就在这个时候,任娇也到了,还好,蔡德福给陈太忠准备的是轻易不对外的私人包间,多几个人根本无所谓。

任娇见到陈太忠,心里有点虚,毕竟,被抓了现行总不是什么好事,还好,陈太忠的心思,并不在她身上,而是很认真地跟张志宏谈起了等级鉴定这档子事,他觉得,市科委有宰大头的嫌疑。

“其实对这个,科委没有明确的规定,”见识到了陈太忠的人气,更重要的是,又听说此人跟一号车有关系,张志宏自然要推心置腹地解释一下,“鉴定费其实是固定的,不过,不同等级的鉴定,科委付出的成本是绝对不一样的……”

这事儿解释起来很简单,等级越高,鉴定的成本也就越高,像煤焦油分馏加工厂这种“填补国内空白”的级别,最终一定要有相应数量的专家和教授签名认可才行。

砖家和叫兽的费用,并不是很高,只要理论和事实相差得不是很远,像这个项目,每个人塞个千八百的就搞定了,是个单位就出得起这个钱。

当然,鉴定结果和事实相差很远的话,那个……价格就有待商榷了,实在扶不上墙的那种烂泥想要过关的话,通常情况下还是过不了关的——不包括特殊情况。

可是,签字费低,不代表整体费用低,就算你是实打实的“填补国内空白”了,可必要的考察还是要有的,专家们来来回回、吃吃喝喝,那可也是钱啊,而且还是大头呢。

那个时候,像这种级别,最终都是要经过国家认可才行的,不像后来,只要肯塞钱,一个省的省级科委,也能弄出“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鉴定。

这些就都是后话了,国家科委不会找陈太忠来要钱的,但是该开的“专家鉴定会”,是要开的,而开会,是要花钱的!

“这个钱,该我们招商办出吗?”听到这里,陈太忠实在有点忍不住了,“我怎么听……怎么感觉不合理啊~!”

“从原则上讲,这个钱,是该由各级科委出的,”张志宏回答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虽然,他现在已经喝了三两二十年陈的汾酒下肚了,但思路依旧很清晰。

完蛋……陈太忠听到这里,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