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卷 在朝鲜 第五十三章 细看涛生云灭(上)

个法国的矮子皇帝,英国培养扶植了多少打手仆从出来?惠灵顿公爵的那支小小的英国陆军,从来不是决定性的陆上力量,他们不过恰好站在滑铁卢那个战场上面罢了……

拿着英国补贴的军费,反法同盟一次次被打垮,一次次又被建立起来。现在要在遥远的亚洲和俄罗斯进行这场大赌局,进而影响到欧洲局势,大英帝国自然也不会将自己的军队跨越两个大洋派来作战,印度才是他们在亚洲的根本……他们就必须要扶植出一个代理人出来!

放眼整个亚洲,唯一有实力的不过中国和日本而已。中国还戴着洋务自强运动,和法国战成平手,而且有着巨大广袤国土的虚假门面。而日本小而坚忍,也进行了相当成功的所谓变法维新的改革,建立了西方式的舰队和陆军……到底是哪个国家,能成为大英帝国扶植的对象呢?

欧洲那些穿着硬领礼服的外交绅士们,从天然倾向上是偏向与日本。原因无他,因为日本够小,再强盛,在他们看来也是可以控制的,是一只可以牵在手中对北极熊在太平洋那头汪汪叫的好杜宾犬。而中国……谁能完全明白的了解这个国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老天,他们的历史比现在所有文明国家加起来都长!这么大的块头,万一扶植起来,控制起来该多费力啊……

所以,日本发行的战争公债才在伦敦市场上卖得这么好,大笔大笔的英镑法郎通过银行家送入了日本政府的国库,换成了军舰,换成了大炮,才让这么一个开国不过短短二十余年,只有十万常备军的小国,跨海攻击号称有百万常备军的中央帝国!

饶是如此,这些暗中播弄亚洲局势的文明国家的领袖们,还是满怀忐忑的关注着这场战事,原因无他,还是因为日本太小了……甲午战事开始之后,不知道有多少各国的军事观察家进入了亚洲,从各个渠道了解这个战事。让他们抓狂的是,大清帝国颛愚的官僚体系起到了天然的保密作用,应该是起着总指挥部作用的军机处,对战事进行得如何实在比较糊涂,有多少兵力在战场上面,现在还有多少兵船还可以作战,有些要点还在不在手中,全部糊里糊涂,只是发疯一般的转发着光绪皇帝各种煌煌电谕。

日本那边虽然各种战报进展都给得很明确,可是没有大清这边的情况相印证,也就无法确实。大清还有很多其他情报也需要关注,比如知识阶层的舆论,整个统治体系的抵抗意志,他们还有多少军事资源的储备——可是……他妈的,从北京完全了解不到!尤其是那个朝鲜战局,更是双方都是语焉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