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18章 见面会(下)

甚至打了一个俏皮的比方,“这个招聘,以后每年都要搞,就像黄埔军校一样,将来你们也就是元老了,而且黄埔军校里,第一期走出来的人才最多。”

要不说能当了区委书记的,也真没几个简单的,隋书记的发言就很有煽动性,然后陈区长又简单地表个态,说区政府这边会全力以赴地支持。

接下来,就是区党委组织部长霍兴旺介绍招聘的条件和待遇,条件和待遇,其实门口就有大致介绍,不过来的人都是要了解详细情况的,所以霍部长讲话的时候,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更有人在本子上刷刷地写着什么。

霍部长准备得也很充分,他将区里的政策和需求,一点一点地掰开了、揉碎了讲解,甚至有些环节还举出了具体的例子。

比如说,家在闪金的同学想要创业,大规模地承包荒山种植苎麻,就是个不错的选择,苎麻全身都是宝啊,叶子可以搞畜牧业,茎杆可以卖给苎麻厂,根部还能入药——甚至你养牲口以后,牲口的粪便还能卖给那些种蘑菇的农户。

当然,还有项目,是需要大学生们自己挖掘的,针对你们所选的项目,区委和区政府也会帮忙做出鉴定,评判风险——总之是力所能及地给你们支持。

这些讲完,他又讲考核标准,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半小时,才结束了讲话,“……三年过后,你要是觉得进体制还不如干企业,那我们也只能叹口气,发下去的基本工资白投资了。”

“哈,”霍部长最后的玩笑话,惹得现场一片笑声。

接下来就是领导和学生的互动,大家纷纷举手提问,问题也是五花八门,问什么的都有,不过好在这么多人,一个问题解答了,也就省下相同的了。

很多人纠缠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不能给往届生一个机会,事实上今天过半数的人,都是往届生——在社会上闯荡了一两年,理想和现实碰撞之后,才明白进体制是最好的选择。

有些人更是说,我们不要求进体制,也愿意回家乡发展,但就是没钱,北崇的创业扶持贷款,为什么我们不能争取?

这个问题,北崇有官方回答,但是解释再多,依旧有人钻牛角尖,到最后还是隋彪笑眯眯地回答,“既然制定了制度,就要保证公平,你们要是真的想为建设家乡出力,可以去考研究生……研究生读完了,可不就又是应届的了?”

问了一阵之后,有个孤身一人的家长举手发问,“政策我们了解得差不多了,确实是好事,但是我想问一句,怎么保障推行?你们连彩页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