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704.秦时风韵(31)三更

媳另嫁……”

桐桐:“……”

这一晚,村里各家门户紧闭,无人敢外出。

营地里篝火点燃,桐桐将面饼摊在烤热的石头上,不大功夫,便有焦香的味道传来。她一个个的拿起来给送过去,而后才坐到四爷边上。

围着篝火,范太傅、王陵、嬴政和四爷,他们正在说:秦国一直使用的是战时之策,因着一直打仗,此策从未曾更改过。

桐桐就听四爷说:“诸如征收草履,徭役押送此类……战时令是否严苛过甚?”

提起这个,桐桐就想起陈涉世家中的话,‘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大秦一直施行的是战时令,也只有在打战的时候,才会有这么硬的指标:运送物资或是兵器,一定是克服困难,必须完成。否则,会造成前线战场失利,影响战局,事关重大。但也并非处处都是斩!

而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也就是胡亥当朝了。

这也就意味着,秦国一直没有调整这一策略。以至于到了胡亥,依旧是战时这一套!

大秦上下因常年征战尚未恢复元气,再加上徭役本就繁重,若是法不调整,当然就显得严苛。

正如现在,庶民百姓之家,青壮已死,有勋田可度日,然其他苛捐杂税亦有,百姓负担沉重。

嬴政坐在火堆边,一口一口的吃着,耳朵里听着他们的争论。今儿所见,是另一个好似他从未曾见过的大秦。

第二天再行路,他便着意留意田地。耕种者十之八|九为妇人,他们带着半大的孩子,顶着烈日于田地中耕种。

嬴政沉默着,话一下子就少了许多。

四爷与他一起坐在车辕上,亲自驾车,方便说话:“出了秦国,太子再看看就知道了!秦国百姓虽苦,但甚少有逃离者。反倒是其他诸国,逃离者众。”

是吗?

四爷点头:“是!”

直到进入赵国境内,才深切的感受到了这一点,赵楚两国流民极多,路野遍地。

嬴政拦了人问:“为何抛家舍业?”

“何来家?何来业?”那人说了,便转身急匆匆又去赶路去了。看的出来,那人还非一般庶民。

他重新上了马车,四爷才道:“勋贵人口繁衍众多,土地城池却在慢慢减少,这些因失了城池失了产业的勋贵,如何生存?”

只能侵吞各国庶民的土地和财产,这便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失去了土地的百姓成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