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章 一、花甲

一些很有影响的文化人,是一些报纸、电视台、杂志的高级记者们。第三桌摆在题名为“谷田小屋”的雅间里。“谷田小屋”里还是挂着一个巨大的、镶在玻璃镜框里的彩色壁画,壁画上是一丛丛黄澄澄的谷穗。这桌的人稍杂一些,有几位是省里市里一些银行的行长,有几位是省里一些大公司的经理,还有两位是在工商、税务部门负一些责任的。

待客人坐下后,菜很快就上来了,每桌先上的是八道凉菜:第一道是“油炸蝈蝈”,第二道是“凉拌灰灰菜”,第三道是“糊烧麻雀”,第四道是“清蒸榆钱儿”,第五道是“醋熘蚂蚱”,第六道是“拔丝红薯”,第七道是“风腊鹌鹑”,第八道是“蒜辣柳尖儿”。这八道菜都是具有“呼家堡风格”的,是呼家堡的土产。每逢来了较为重要的客人,这八道凉菜是必上的。虽然多是野物、土产,灶上还是极为讲究的。这八道菜所花费的代价绝不低于一桌高档宴席。当然了,这八道只能算是配菜,主菜是火锅,那火锅是专门从外地买的,袖珍形的。烧的是酒精,每人面前摆一个;火锅的配菜也是八种,有生鱼片、鳝丝、羊肉片、肥牛片、鱿鱼片……酒水是三种:有白酒,那自然是“五粮液”;有红酒,那自然是“民权红葡萄”;有啤酒,那自然是“青岛生啤”了。最后才是主食。主食有馄饨、饺子、豆面面条、小窝头等等,也都是极精致讲究的。不过,这样的档次,在呼家堡只能算是二类或三类的接待规格。即使这样,也必须有呼天成发话,若是呼伯不点头,客人是坐不到这里的。只要呼伯说出“便饭”二字,就是这样的规格了。

端起酒杯的时候,坐在“棉田小屋”的一位十分精干的、看上去还有些傲然的中年人首先站了起来。他是特地从省城赶来的,是省里一个十分要害部门的处长。他举起酒杯,郑重地说:“首先让我们给呼伯祝寿,祝老人家身体健康!岁岁健康!呼伯不在,作为晚辈,我先喝为敬吧……”说着,他一连喝了三杯。喝毕,他又对在一旁作陪的村干部说:“请转告呼伯,老人的生日,我年年都会来的。他不让来,我也要来……”话语中,仿佛言犹未尽,又补充道:“呼伯是我的恩人哪!”众人也都跟着站起来,为老人的寿辰和健康干杯。说起呼伯,谈起往事,自然都有很多的感慨……

酒过三巡之后,坐在“麦田小屋”里的一位客人突然泪流满面,他哽咽着对作陪的村秘书说:“根宝啊,我在呼家堡当知青的时候,你才四岁,才这么一点点高,你小,你不知道,那时候,那时候啊……要不是呼伯,就不会有我冯某人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