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09章 各有立场(下)

要不,你把我抓进去?”

警察们哪里敢抓阴京华?他不配合京城警方的调查是真的,但是人家仅仅是把车借给了外地的警察办案,这算不上什么罪名,更别说阴总还是手眼通天的主儿。

负责办案的警察相信,自己要是真把人请回去,怕是都不过了今天,自己就会被当作“混入警察中的败类”清除出队伍。

反正这阴总是有头脸的人,身后也有根基,根本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警方软磨硬泡半个小时,到最后阴京华不耐烦了,“我还有事,不跟你们瞎扯淡了,不抓我,那我就走了啊。”

不过这新华北报,能量也真不小,居然请动最高检的一个干部,打电话给天南省高检,“新华北报有个叫杨姗的记者,是不是你们素波西城检察院的人抓走了?”

天南省高检这边一问,确实是有这么回事,于是回复说,没错,拘留证是西城签署的,最关键的是——人家一口咬定,程序正确。

“那是记者啊,怎么能说抓就抓呢?”最高检这边有点恼火,“她犯了什么罪?”

“她有受贿嫌疑,而且由于收受当事人的钱财,在报纸上不负责任地大肆攻击公检法系统,”省高检这边,气儿也不顺着呢,“什么时候轮到记者影响咱们办案了?”

“你们……多少注意一下舆论影响嘛,”最高检这边一听,也没法再说什么了,他自己也是检察院的不是?

“西城检察院说了,省宣教部文明办高度重视这个案子,”省高检的如此回答,你说注意舆论影响?我们宣教部高度重视!

于是,这位也没辙了,新华北报的人自是不肯干休,于是第二天的报纸上,头版就登出了《舆论监督真的这么难?——本报记者被某地警方以绑架的方式粗暴抓走》,写稿子的是记者李逸风。

大约是中午的时候,杨姗被押送到了素波,与此同时,新华北报的一行三人也抵达了素波,其中有一名是律师,他们是坐飞机来的,自然是比警车押解快多了。

他们到了之后,也顾不得旅途劳顿,下午一上班,就出现在了西城检察院,提出要了解杨姗被拘留的原因。

“只是刑事拘留,具体情况,你们去分局了解吧,”接待他们的,正是被杨姗惹毛了的副检察长文素颜,“她的情况,分局还没移交过来,我一个字儿都不会跟你们说。”

西城分局对这帮人也不客气,“案情保密,你们真想知道,去省文明办了解吧。”

这一下,律师就不干了,说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