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章 家事更比国事烦

,皇后受得打击更大,儿子去世后,她不久就陷入了一场大病中。

就在康熙陪同祖母孝庄温泉疗养的时候,忽然接到皇后病重的消息。康熙是一个非常注重孝道的人,他不敢把这事告诉祖母,但精明的孝庄从康熙脸上看出了什么,问他原因。康熙如实相告,孝庄让他赶快回去照顾皇后。康熙于是连夜赶到皇后身边,在康熙的精心照顾下,皇后的病情好转,恢复了健康。

三藩叛乱之时,康熙帝焦头烂额,就在这内忧外患之中,皇宫中再次传来喜讯,皇后再次临盆了。但这次似乎有点……有点难产,或许是受了吴三桂叛乱的惊吓吧!总之,这次状态不是很好。

皇后没有让康熙失望,经过艰难挣扎,终于生出一个男孩。可惜,当太监把这个消息告诉康熙时,康熙却凝固了,没错,孩子保住了,大人没保住。

欢乐和痛苦同时来到,吴三桂等人还在那边折腾,康熙陷入了沉默中。皇后去世时不到二十一岁,如花的年华,康熙为她洒尽泪水。

当时战火纷飞,全国大乱,康熙在百忙之中仍然为皇后辍朝五日,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皇后的灵柩停了二十一天,康熙几乎每天都到皇后的灵前祭酒,然后一个人坐在那里默默流泪。皇后去世三年后,康熙没有册立皇后,后来还是在孝庄的要求下,册立了新皇后。

康熙对皇后的感情非常深,曾经写诗怀念:“月掩椒宫叹别离,伤怀始觉夜虫悲。”

也许正因为这份深情,皇后留下的儿子才享受到了清朝三百年来没有一个皇子享受的待遇,他生下来不到两年就被立为太子。这个太子就是胤礽。

胤礽并不是康熙最大的儿子,但却是嫡长子,他的地位在康熙所有的子女中是最尊贵的。康熙之所以给他这么好的待遇,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亡妻的怀念。胤礽两岁的时候,康熙推翻祖制,立他为太子。

康熙对这个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有一天能成才,继承大统。所以,亲自担任他的教育重任。尽管康熙日理万机,还是抽出时间亲自教太子四书五经,每天临朝前,都要督促太子背诵昨天学习的内容。如此耳提面命,寄予了深厚的父爱。

太子六岁时,康熙为他请了著名的大学士授课。太子的表现也非常不错,继承了父母基因,各门课程都非常优异,文武皆备。而且太子长得仪表堂堂,有君王之相,康熙非常喜悦,特地为他建造了一座园林,以便随时能够见到太子。

康熙经常亲自检查太子的功课,一次,他问太子的老师汤斌:“太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