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6章 说到了领导心坎上

轮到了钟国仁,秦书记严肃又有点温和的目光在钟国仁脸上停留片刻,“小钟,谈谈你的学习收获!”

看到秦书记和钟国仁竟然这么熟,所有人心里都是一震,这个小钟,人缘那么好,背景居然这么强大。

秦书记竟然认识他!

“秦书记,党校老师讲到的最高领导说过的三*代表问题,我想引申一下,谈谈如何扩大代表范围的问题!”

秦书记心想,难道钟国仁钻到了自己心里看了看?

到殷省以后,秦书记主要负责党务工作,他在学习最高领导的三思想以后,就在考虑一个问题,如何在新兴阶层中扩大代表范围,增强党的战斗力和覆盖面。

新兴阶层,说白了就是民营企业群体和自由职业者。

改革开放已经过了三十年,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

这也是他来殷省报到前,中组部领导交给他的一个课题。

尽管秦书记内心掀起了波澜,但他依旧一脸平静,用鼓励的眼光看着钟国仁。

“应该大胆研究在民营企业中建立党支部,发展党员……”

“对于倒闭改制的国有企业,其党关系要转到所在社区,如果外出打工,就在打工地建立临时党支部,加强对党员的管理!……”

可以说,当时对于下岗职工和民营企业党员管理问题,并没有一套成熟的办法,各地都在探索。

钟国仁知道,这一问题是当时从上到下急需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他的发言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可操作性,一点一点地都说到了秦报国的心坎上。

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又显得颇为大胆。

其实,在钟国仁发言的过程中,那些做过基层党委书记的办公室主任既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又紧接着无奈地摇摇头。

在私营企业建立党支部,这种提法太大胆。

但是他们不知道,这反而引起了秦报国的兴趣,改革本来就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为什么不勇于探索,并且很多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他也曾和戴书记探讨过这个问题,这在理论上完全可以,又符合当前实际。

唯一不足的是,在马恩列毛原着中,没有对此进行过论述。

为什么必须要有呢,为什么不能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呢?

当钟国仁汇报完以后,会议室里一阵寂静,这种想法